公车卧病(其一)
明 · 贺一弘
北风吹征衣,飒飒双蓬鬓。
神京万里遥,烟尘未全净。
驰驱趁晨夕,筋骨已瘦病。
青云虽可跻,造物尸其柄。
思之重思之,虚名累真性。
何如早回车,素位而安命。
神京万里遥,烟尘未全净。
驰驱趁晨夕,筋骨已瘦病。
青云虽可跻,造物尸其柄。
思之重思之,虚名累真性。
何如早回车,素位而安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身在官场却心怀隐忧的士人形象。诗中以“北风吹征衣,飒飒双蓬鬓”开篇,通过自然界的寒风和主人公的蓬乱鬓发,营造出一种凄清与疲惫的氛围,暗示了主人公在外奔波的艰辛与内心的孤寂。
接着,“神京万里遥,烟尘未全净”两句,既指出了京城遥远的距离,也暗含了政治局势的动荡不安,表达了主人公对国家命运的担忧。随后,“驰驱趁晨夕,筋骨已瘦病”进一步描绘了主人公为官的劳碌与身心俱疲的状态,体现了他为国事奔走的牺牲精神。
“青云虽可跻,造物尸其柄”则表达了主人公对于权力与地位的复杂心态。一方面,他渴望通过努力实现个人的晋升,达到高位;另一方面,他又意识到权力背后的沉重负担和可能带来的道德妥协,因此对“造物”(即上天或命运)的安排产生了反思。
最后,“思之重思之,虚名累真性。何如早回车,素位而安命”是主人公深思熟虑后的内心独白。他意识到追求虚名可能会损害自己的本性和真实的生活状态,因此提出了“早回车”的建议,即及早抽身,回到自己原本的位置,过着简单、平静的生活,以保持内心的纯净与自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明代士人在官场与理想之间的挣扎与抉择,以及对个人生活价值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