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舂歌诗赏析

舂歌诗

汉 · 戚夫人
子为王,母为虏。
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
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女。

鉴赏

这首诗名为《舂歌》,是汉代戚夫人的作品。诗中描绘了她作为俘虏,被迫在异乡劳作的悲惨境遇。通过“子为王,母为虏”这一对比,鲜明地展现了命运的不公和身世的凄凉。接下来的“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生动地刻画了她每日劳作至夜幕降临,生活艰辛且充满死亡威胁的场景。最后,“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女”一句,表达了远离家乡亲人,无人诉说心声的孤独与无奈。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女性尤其是战败国俘虏所遭受的苦难,以及对自由、亲情的渴望。戚夫人的这首《舂歌》不仅是个人命运的哀叹,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社会底层人民的悲惨生活状态,具有强烈的历史人文价值。

词语解释

薄暮的意思:◎ 薄暮 bómù[at dusk] 傍晚每薄暮下管键。——清· 方苞《狱中杂记》加以薄暮逆夷又发火烧潮音街。——《广州军务记》...

常与的意思:指常所与共之物。《庄子·外物》:“鮒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

千里的意思:◎ 千里 qiānlǐ[the winged steed] 指千里马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三千的意思:(1).《书·吕刑》:“墨罚之属千,劓罚之属千,剕罚之属五百,宫罚之属三百,大辟之罚二百。五刑之属三千。”后因以“三千”指古代所有的刑罚。《三国志·魏志·陈群传》:“夫三千之属,虽未可悉復,若斯数者,时之所患,宜先施用。”《晋书·谢尚传》:“夫无后之罪,三千所不过。”《南史·孔琳之传》:“若三千行於叔世,必有踊贵之尤,此五帝不相循法,肉刑不可悉復者也。”(2).泛言数目之多。 三国 魏 陈琳 《饮马长城窟行》:“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唐 李白 《秋浦歌》之十五:“白髮三千丈,缘愁似箇长。”(3...

为伍的意思:◎ 为伍 wéiwǔ[associate with] 做同伴;看成同类羞与为伍...

相离的意思:(1).互相分离。《列子·天瑞》:“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沦而未相离也。” 汉 班固 《白虎通·谏诤》:“子諫父不去者,父子一体而分,无相离之法,犹火去木而灭也。”《东周列国志》第二七回:“行居寝食无相离,患难之中定臣主。” 许地山 《空山灵雨·笑》:“我对妻子说:‘相离好几天,你闷得慌吗?’”(2).相附;附拢。《楚辞·离骚》:“飘风屯其相离兮,帅云霓而来御。” 王夫之 通释:“离,丽也,附也。”(3).相互间距离。 鲁迅 《三闲集·我和<语丝>的始终》:“到得 厦门 ,我投稿就很少了。一者因为相离已远,...

终日的意思:◎ 终日 zhōngrì[all day] 从早到晚终日忙忙碌碌终日而思。——《荀子·劝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