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鲜于晋伯再用游卧龙山诗韵见赠之什
宋 · 晁公溯
康成名已满山东,复见谈经郑小同。
卧病向来嗟髀减,诵诗多谢愈头风。
休随宾客游梁苑,合有文章动汉宫。
如我空疏已何用,一生丘壑坐奇穷。
卧病向来嗟髀减,诵诗多谢愈头风。
休随宾客游梁苑,合有文章动汉宫。
如我空疏已何用,一生丘壑坐奇穷。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康成:指东汉学者郑玄,字康成。山东:古时泛指黄河下游地区。
谈经:谈论佛经或儒家经典。
郑小同:可能指郑玄,因其精通经学,故有此比喻。
卧病:生病卧床。
髀减:形容身体瘦弱,髀(大腿)减瘦。
愈头风:治愈头痛。
梁苑:古代园林,此处代指游乐之地。
文章:指文学作品。
汉宫:汉朝皇宫,这里指朝廷。
空疏:才疏学浅,知识贫乏。
丘壑:山川沟壑,常用来比喻隐居生活。
奇穷:奇特的困穷,意指与众不同的困厄处境。
翻译
康成的名声已经遍布山东,再次见到他谈论佛经像郑小同。长期患病让我感叹身体衰弱,多亏诵读诗歌能缓解头痛之苦。
不应再随从宾客游荡在梁园,应该有文章震动汉朝宫廷。
像我这样才疏学浅已无用处,一生在山林中度过只能算是奇特的困穷。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公溯的作品,题为《答鲜于晋伯再用游卧龙山诗韵见赠之什》。诗中,诗人康成(可能是诗人的朋友)在山东声名鹊起,而郑小同则是与他谈论经学的人物。诗人感叹自己久病体衰,大腿消瘦,但通过诵读诗歌,得以缓解头痛之疾。他劝告友人不要过分沉溺于宴游,应该创作出能打动皇宫的文章,展现出才华。
诗人自谦道,像自己这样才疏学浅的人已经无甚用处,只能终其一生在丘壑之间,感叹命运奇特而困穷。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自己境遇的感慨,以及对朋友才华的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