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林处士幽居赏析

林处士幽居

明 · 郑昂
山篱短短径斜斜,屋子三间竹半遮。
岁馑无僧供菜把,天寒有鹤守梅花。
武陵流水非秦世,姑孰青山落谢家。
共约春晴草芽动,杖藜携酒踏晴沙。

拼音版原文

shānduǎnduǎnjìngxiéxiésānjiānzhúbànzhē

suìjǐnsēnggòngcàitiānhányǒushǒuméihuā

língliúshuǐfēiqínshìshúqīngshānluòxièjiā

gòngyuēchūnqíngcǎodòngzhàngxiéjiǔqíngshā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郑昂的《林处士幽居》描绘了一幅清幽宁静的隐居画面。首句“山篱短短径斜斜”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山中小径的曲折与简朴,篱笆的低矮增添了田园的亲切感。接着,“屋子三间竹半遮”进一步展现出居所的自然环境,竹子半掩屋舍,透露出主人的雅致情趣。

“岁馑无僧供菜把”写出了在荒年里,连僧侣也无法提供食物,但诗人并未流露出困苦,反而以“天寒有鹤守梅花”寄托了坚韧不屈的精神,以鹤守梅花的景象象征高洁的品格。接下来,“武陵流水非秦世,姑孰青山落谢家”借用了陶渊明《桃花源记》和谢灵运的典故,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超脱。

最后两句“共约春晴草芽动,杖藜携酒踏晴沙”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相约在春光明媚的日子,手持藜杖,带着美酒,漫步在晴朗的沙滩上,共享这份宁静与和谐。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林处士清贫而高雅的生活态度,以及他对自然与友情的深深热爱。

词语解释

菜把的意思:指蔬菜。 唐 杜甫 《园官送菜》诗:“清晨送菜把,常荷地主恩。” 宋 范成大 《冬日田园杂兴》诗之七:“朱门肉食无风味,只作寻常菜把供。” 清 赵翼 《扈从木兰杂诗》之三:“酒瓶屡加水,菜把须论緡。”...

短短的意思:◎ 短短 duǎnduǎn(1) [close]∶极短的理发师把他的头发剪得短短的(2) [little]∶被认为是极短的;尤指似乎是短暂的只需等待短短的一个月...

供菜的意思:◎ 供菜 gòngcài[offerings] 供奉祖先神佛的菜...

流水的意思:◎ 流水 liúshuǐ(1) [running water]∶流动的水落花流水春去也。(2) [turnover in business]∶商店销售额流水收入(3) [in hurry]∶立即;赶快;急急忙忙他流水就说...

梅花的意思:◎ 梅花 méihuā(1) [Japanese apricot;meihua;mei flower]∶梅树的花(2) [wintersweet] 〈方〉∶腊梅(3) [mei flower]∶梅花形的梅花翅。——《聊斋志异·促织》...

晴沙的意思:阳光照耀下的沙滩。 唐 杜甫 《曲江陪郑南史饮》诗:“雀啄江头黄花柳,鵁鶄鸂鶒满晴沙。” 唐 钱起 《同严逸人东溪泛舟》诗:“寒花古岸旁,唳鹤晴沙上。” 明 曾棨 《车驾渡江》诗:“朱旗画戟拥晴沙,锦缆牙檣向水涯。”...

青山的意思:◎ 青山 qīngshān[green hill] 长满绿色植物的山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僧供的意思:供养僧人的物品。 宋 苏辙 《次烟字韵答黄庭坚》:“比闻蔬茹随僧供,相见能容醉后欺。”...

山落的意思:山间村落。 明 王守仁 《仰南安赣州府印行告谕牌》:“十家牌甲,每家给与一通,其乡村山落,亦照屯堡里甲分散。”...

武陵的意思: 拼音:wǔ líng简介武陵郡名,陶渊明《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此武陵人当是“武陵郡人”。晋孝武帝《征武陵袭元之》、晋胡济(尚书郎)《荐武陵伍朝疏》、六朝刘潜《为武陵王谢赐弟启》中的“武陵”,也应是指“武陵郡”地区。在历代写“武陵”的诗文中,如唐孟浩然的《武陵泛舟》、王昌龄《武陵龙兴观黄道士房问易因为题》、《武陵...

屋子的意思:◎ 屋子 wūzi[room] 房间...

谢家的意思:(1).指 晋 太傅 谢安 家。亦常用以代称高门世族之家。 清 乐钧 《耳食录·张碧云》:“今则 谢 家月冷,燕子重来。 郑 曲花残,鸚哥不语。” 田汉 《关汉卿》第三场:“晚生是白璧、黄金都不羡,只要 谢 家堂上燕。”参见“ 谢家咏雪 ”、“ 谢家轻絮 ”。(2).指 南朝 宋 谢灵运 家。 灵运 于 会稽 始宁县 有依山傍水的庄园,后因用以代称贵族家园。 唐 李端 《鲜于少府宅看花》诗:“ 谢 家能植药,万簇相縈倚。” 唐 杨巨源 《夏日裴尹员外西斋看花》诗:“芳菲迟最好,唯是 谢 家怜。...

杖藜的意思:(1).谓拄着手杖行走。藜,野生植物,茎坚韧,可为杖。《庄子·让王》:“ 原宪 华冠縰履,杖藜而应门。” 唐 杜甫 《暮归》诗:“年过半百不称意,明日看云还杖藜。” 宋 苏轼 《鹧鸪天》词:“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开牖有时邀月入,杖藜到处避人行。”(2).藜杖;拐杖。 唐 护国 《赠张驸马斑竹柱杖》诗:“此君与我在云溪,劲节奇文胜杖藜。” 宋 秦观 《宁浦书事》诗之五:“身与杖藜为二,对月和影成三。” 明 孙仁孺 《东郭记·人之所以求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