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宫允弟侍御弟游西樵
明 · 区大枢
圭组岂必厌,烟霞兴自浓。
西樵一片石,待我三人踪。
往攀南山桂,来倚东溪松。
菖蒲何烂漫,鹤蕊复蒙茸。
隐雾随玄豹,行天策玉龙。
倘从茅氏后,还冀匡君逢。
西樵一片石,待我三人踪。
往攀南山桂,来倚东溪松。
菖蒲何烂漫,鹤蕊复蒙茸。
隐雾随玄豹,行天策玉龙。
倘从茅氏后,还冀匡君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兄弟一同游览西樵山的场景,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圭组岂必厌,烟霞兴自浓”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的淡漠和对自然风光的喜爱。接下来,“西樵一片石,待我三人踪”则直接点明了游览地点,并暗示了与兄弟同行的亲密关系。
“往攀南山桂,来倚东溪松”两句,通过攀桂、倚松的动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和亲近。而“菖蒲何烂漫,鹤蕊复蒙茸”则进一步渲染了山中植物的生机勃勃,以及可能遇见的仙鹤,增添了神秘色彩。
“隐雾随玄豹,行天策玉龙”两句,运用了玄豹和玉龙的意象,不仅描绘了山中云雾缭绕的景象,也暗含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倘从茅氏后,还冀匡君逢”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在隐居生活中能够遇到贤明君主,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体现了文人士大夫的理想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与兄弟共游山水、追求隐逸生活的美好画卷,同时也蕴含了对理想政治环境的渴望,展现了明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