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脩敬斋赏析

脩敬斋

明 · 杨士奇
士学之所本,乃在方寸间。
出入慎省察,奉持常拳拳。
执虚如执玉,处独如临尊。
主一不二适,存养静以专。
益久虚且明,万理自森然。
所以德之聚,古人有名言。
罗生豫章裔,家学探渊源。
脩敬揭斋扁,瞻对如孔颜。
肃中戒外驰,宴坐必衣冠。
云谷有明训,昕夕勤钻研。
勉哉在惇行,勿云知者难。

鉴赏

此诗《脩敬斋》由明代诗人杨士奇所作,其内容深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精髓。诗中强调了内心修养的重要性,指出学问的根本在于内心的谨慎与虔诚。诗人以“执虚如执玉,处独如临尊”来比喻对待知识和孤独的态度,既要像珍视玉石一样珍惜知识,也要像面对尊贵之人才般保持谦逊。接着,诗人提出“主一不二适,存养静以专”,意指专注于一事而不分散精力,通过内心的宁静和专注来培养品德。

进一步地,诗人阐述了长期的修养能够使人心灵更加空灵而明亮,万物的道理自然显现。这反映了儒家认为通过持续的自我反省和修养,个人的道德品质会逐渐积累并达到高尚境界的观点。诗人还提到“所以德之聚,古人有名言”,强调了古人关于道德积累的名言,表明这种修养之道是经过历史验证的。

最后,诗人以“罗生豫章裔,家学探渊源”开篇,点明了自己来自豫章(今江西南昌)这一儒家文化深厚之地,家族世代传承的学问渊源。通过“脩敬揭斋扁,瞻对如孔颜”表达了自己对孔子和颜回的崇敬之情,以及在斋中修行时的庄重态度,如同孔子和颜回一般。诗人强调了斋中修行时内心的肃穆与戒除外在的浮躁,即使在闲暇之时也必定保持衣冠整齐,体现了对礼仪的重视。

“云谷有明训,昕夕勤钻研”则表明了诗人遵循云谷(可能是指某位高僧或先贤的教诲),每日早晚勤奋学习和研究。最后,“勉哉在惇行,勿云知者难”鼓励人们在实践中践行道德,不要因为知道道理而感到困难,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脩敬斋》不仅是一首展现个人修身养性的诗歌,也是对儒家伦理道德体系的深刻反思与实践指南。它强调了内心修养、专注、谦逊、礼仪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是对古代儒家思想的现代诠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