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伯夷列传
清末近现代初 · 吴妍因
叩马生还鬓已斑,采薇歌罢食维艰。
幸无妻子饥劬共,犹有昆侪休戚关。
易暴原非他族类,抱残祇在自家山。
一门蛮貊难为计,始觉夷齐命未悭。
幸无妻子饥劬共,犹有昆侪休戚关。
易暴原非他族类,抱残祇在自家山。
一门蛮貊难为计,始觉夷齐命未悭。
鉴赏
这首诗《读伯夷列传》由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的诗人吴妍因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古代先贤伯夷、叔齐的深刻思考与感慨。
首联“叩马生还鬓已斑,采薇歌罢食维艰”描绘了伯夷、叔齐在周武王伐纣后,拒绝接受周朝封赏,宁愿饿死也不食周粟的高尚情操。他们虽历经生死考验,最终得以生还,但岁月已逝,两鬓斑白,生活艰辛。这句诗不仅刻画了他们的坚贞不屈,也隐含了岁月无情的哀叹。
颔联“幸无妻子饥劬共,犹有昆侪休戚关”则进一步阐述了伯夷、叔齐的抉择背后的情感世界。他们庆幸没有拖累家人一同受苦,但兄弟之情依然紧密相连,共同承担着命运的起伏。这一联揭示了他们在坚守道义的同时,对亲情的珍视与无奈。
颈联“易暴原非他族类,抱残祇在自家山”表达了对伯夷、叔齐选择的深层理解。他们之所以选择与世隔绝,不是因为与他人不同,而是出于内心的坚持与自我救赎。这一联既是对伯夷、叔齐个人品质的高度赞扬,也是对坚守内心信念的普遍价值的肯定。
尾联“一门蛮貊难为计,始觉夷齐命未悭”则是诗人对伯夷、叔齐命运的反思。尽管他们面对的是艰难的生存环境和被误解的命运,但他们坚守的道义与精神却超越了一切。诗人认为,正是这种坚守,使得他们的生命价值并未因外在的困苦而减损。这一联体现了对古代先贤精神的敬仰与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伯夷、叔齐事迹的深情回顾,展现了对古代先贤高尚情操的赞美,以及对坚守内心信念、不畏艰难的精神的颂扬。诗中蕴含的深沉情感与哲理思考,使读者在品味文字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对道德与人性的深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