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其十八)
孤山梅下吟魂冷,说甚那时苏小。
沧波眇。
奈此岛,累累竟是谁家表。
归欤白鸟。
看四圣飘香,朱门金榜,化作竺飞峤。
衰也久,旧游梦翠禽绕。
坱兮轧、皎兮窈。
相思一夜窗前白,谁识余怀渺渺。
残年了。
听画角,悲凉又是霜天晓。
馀音杳缈。
叹五十之年,我加八九,君隔几科诏。
注释
醉:沉醉。孤山:杭州西湖的一座山。
吟魂:吟诗时的心灵。
苏小:古代美女,此处代指佳人。
沧波:苍茫的江面。
累累:形容众多。
画角:古代军中的乐器,用于发号施令。
诏:皇帝的命令或文书。
翻译
与你一同沉醉,高歌欢笑,已忘却当时的曲调。在孤山梅花之下,吟诵的心灵感到寒冷,不再提起那时的苏小小。
江面苍茫,这座小岛究竟属于谁的家园?
归去吧,白鸟,看那四圣寺飘来的香气,富贵人家的金榜,都化作了遥远的仙境。
岁月流逝,旧日的游历如梦,只有翠鸟环绕。
思念在一夜之间让窗前的月光变白,又有谁能理解我深深的思绪?
晚年将尽,只听见画角声在凄凉的霜晨回荡,声音渐远。
感叹五十岁的我,比预期多活了几岁,而你却已隔了好几届科举。
鉴赏
这首词作是宋末元初时期的词人刘辰翁所创作,属于《摸鱼儿》调。词中充满了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与哀愁,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感慨。
"醉与君、狂歌又笑,不知当日何调" 这两句表达了一种酒逢侠客、豪放不羁的情怀,通过醉饮与狂歌来掩饰内心的苦楚,却已经记不得过去的快乐时光是用什么样的曲调来表达的。
"孤山梅下吟魂冷,说甚那时苏小。沧波眇" 这几句则描绘了一种凄清与寂寞的情景,词人在孤立的山中,面对着梅花,心灵深处的寒冷无法言说,更是通过提及“苏小”来表达自己的哀愁。沧波即长江,眇则是形容水远而模糊,象征着词人内心的孤独与渺茫。
"奈此岛,累累竟是谁家表。归欤白鸟。看四圣飘香,朱门金榜,化作竺飞峤" 这部分则更深层次地表达了对个人宿命和家庭变迁的无常感受,以及对荣华富贵生活的怀念与失落。奈何此岛(指家园或故土)变得连绵不绝,竟成他人所有。而归欤白鸟则是词人的心愿,希望能够回到过去,如同那些飘香散去、朱门金榜(富贵之家)的荣耀,都已化作云烟。
"衰也久,旧游梦翠禽绕。坱兮轧、皎兮窈。相思一夜窗前白,谁识余怀渺渺" 这几句则是词人对往昔游历的追忆,以及对目前孤独生活状态的哀叹。旧日的欢乐场景如今只能在梦中寻找,而现实中的相思之情,在夜深人静时,窗前白发更显得凄凉和渺茫。
"残年了。听画角,悲凉又是霜天晓。馀音杳缈。叹五十之年,我加八九,君隔几科诏" 最后,这部分词语则表达了对生命流逝、时光易逝的无力感受,以及对人生苦短的悲凉。画角即古代的一种乐器,其声音在清晨显得格外哀伤。而馀音杳缈,则是词中最为凄美的描写,表达了时间流逝带来的哀愁和无奈。
总体而言,这首《摸鱼儿》通过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感慨与无奈,展现了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