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和夜雨宿村舍
宋 · 司马光
积雨久未阕,岂徒行客忧。
夜闻屋中人,叹息悲田畴。
方春播殖时,种食皆外求。
鞭诃犯赤日,酷烈惭羸牛。
草秽竞禾长,从人借锄耰。
晨薅戴星起,日闇未能休。
岂无一时勤,所觊岁有秋。
今兹昏垫灾,大野成洪流。
直疑沧海溢,茧栗浮陵丘。
昔时百丈原,汎汎皆挐舟。
乔木失端杪,饥鸟下无投。
黍稷沉黄泥,圭合安可收。
嗟予乏技能,无以易糠麰。
贩鬻固所昧,敢托市井游。
欲依盗贼群,懦不闲戈矛。
已哉任天地,无益徒为愁。
一身无死所,况为妻儿谋。
之美爱物者,凄然涕沾裘。
一夫有不获,伊尹为深羞。
何当富斯民,比屋囷仓稠。
惜哉禄秩卑,此志终宜酬。
夜闻屋中人,叹息悲田畴。
方春播殖时,种食皆外求。
鞭诃犯赤日,酷烈惭羸牛。
草秽竞禾长,从人借锄耰。
晨薅戴星起,日闇未能休。
岂无一时勤,所觊岁有秋。
今兹昏垫灾,大野成洪流。
直疑沧海溢,茧栗浮陵丘。
昔时百丈原,汎汎皆挐舟。
乔木失端杪,饥鸟下无投。
黍稷沉黄泥,圭合安可收。
嗟予乏技能,无以易糠麰。
贩鬻固所昧,敢托市井游。
欲依盗贼群,懦不闲戈矛。
已哉任天地,无益徒为愁。
一身无死所,况为妻儿谋。
之美爱物者,凄然涕沾裘。
一夫有不获,伊尹为深羞。
何当富斯民,比屋囷仓稠。
惜哉禄秩卑,此志终宜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农家在连绵细雨中的艰难生活图景。诗人通过夜晚的寂静和雨声,表达了对农事的忧虑和同情之心。春天本应是播种的时候,但由于雨水过多,导致农作物无法自行生长,反而需要外出寻求食物,这不仅加重了劳动者的负担,也增加了生活的困苦。
诗中的“鞭诃犯赤日,酷烈惭羸牛”表现了对牛只的同情,牛只在炎热中辛勤工作,而主人却只能感到惭愧。接着,“草秽竞禾长,从人借锄耰”说明农事已经被迫延误,种植和收割都需要依赖他人的工具。
“晨薅戴星起,日闇未能休”描绘了劳动者从早到晚的忙碌,而“岂无一时勤,所觊岁有秋”则表达了一种对勤劳农人终将有所收获的信念。
然而,“今兹昏垫灾,大野成洪流”显示了灾难的到来,这场雨水已经造成了洪水,使得田地和村庄都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诗中的“直疑沧海溢,茧栗浮陵丘”则是对这场灾害的形象描绘。
接下来的几句,“昔时百丈原,汎汎皆挐舟。乔木失端杪,饥鸟下无投”描述了过去美好的田园景象与现在的荒凉对比,以及饥饿的鸟儿无处栖息。
“黍稷沉黄泥,圭合安可收”显示了农作物已经被洪水淹没,无从收获。诗人感叹自己缺乏技能,无法改变这种状况,只能通过贩卖一些东西来勉强维持生活,但又不愿意依附于市井之中,也羞愧于像盗贼一样行事。
最后,“一身无死所,况为妻儿谋”表达了诗人对个人生存的困境和对家庭的担忧。而“之美爱物者,凄然涕沾裘”则是对那些能够深刻体会生活之美的人的赞叹,他们即使在艰难中也能保持一份淡定与从容。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景象,展现了农民在自然灾害面前的无奈和坚韧,以及诗人对他们生活的深切同情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