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钟山和同寅潘应昌韵二首(其一)
明 · 黄仲昭
红尘十载走金陵,偶共寻幽适性灵。
山色自应千古在,人生能得几回经。
苍松栖鹤看尤好,碧涧潜蛟饮觉腥。
一段风烟堪入画,谁言蓬岛隔穷溟。
山色自应千古在,人生能得几回经。
苍松栖鹤看尤好,碧涧潜蛟饮觉腥。
一段风烟堪入画,谁言蓬岛隔穷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钟山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人生的深思。首句“红尘十载走金陵”,点明了诗人历经尘世的繁忙后,来到宁静的金陵(今南京),寻求心灵的慰藉。接着,“偶共寻幽适性灵”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一同探索幽静之地,以求心灵的契合与释放。
“山色自应千古在,人生能得几回经”两句,诗人借山色恒久不变,感叹人生短暂,能够体验到如此美景的机会并不多。这种对比,既是对自然永恒美的赞叹,也是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苍松栖鹤看尤好,碧涧潜蛟饮觉腥”描绘了钟山的自然景观,苍松与栖息其上的仙鹤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而碧绿的山涧中,潜藏的蛟龙似乎也感受到了水的腥味,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向往和对超脱世俗生活的追求。
最后,“一段风烟堪入画,谁言蓬岛隔穷溟”则表达了诗人认为这段经历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即使蓬莱仙岛再遥远,也无法阻挡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欣赏。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