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杂兴十首(其七)
蟠泥乏龙德,悦草愧羊质。
周周尚虑危,鹣鹣犹慕匹。
纷纷驰突子,何不虞颠踬。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廷陈的《岁暮杂兴十首(其七)》。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世间无常和人生起伏的感慨。"日月处无恒,俛仰情非一",描绘了时光流转,世事瞬息万变,人的感情也随之变化无常。"蟠泥乏龙德,悦草愧羊质",诗人自比为困顿于平凡生活的龙,失去了往昔的威严,又羡慕那些虽简单却能怡然自得的羊。"周周尚虑危,鹣鹣犹慕匹",诗人感叹即使身处险境仍忧虑不已,同时也向往着伴侣间的相互扶持。最后两句"纷纷驰突子,何不虞颠踬",劝诫那些忙忙碌碌的人们,应警惕生活中的挫折与跌倒。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语言朴素,通过个人的遭遇和感受,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追求平衡的主题。
词语解释
不虞的意思:[释义](1) 〈书〉 (2) (形)意料不到;不虞之祸。 (3) (名)出乎意料的事:应该提出几种办法;以备不虞。 [构成]偏正式:不〔虞 [例句]不虞之敌。(作定语)加强武装;以备不虞。(作宾语)...
驰突的意思:快跑猛冲。《后汉书·南匈奴传论》:“云屯鸟散,更相驰突。” 唐 张易之 《横吹曲辞·出塞》:“瞥闻传羽檄,驰突救边荒。”《明史·李文忠传》:“敌以精骑围 文忠 数重, 文忠 手所格杀甚众,纵骑驰突,所向皆披靡。” 杨朔 《风暴》下:“黄色的尘头沿着原野滚来,带着呼呼的吼声,像是驰突的兽群。”...
颠踬的意思:(1).倒仆;下跌。 晋 葛洪 《抱朴子·百里》:“冒昧苟得,闇於自量者,虑中道之颠躓,不以駑薾服鸞衡。”《资治通鉴·隋炀帝大业元年》:“既战,伪北; 林邑 逐之,象多陷地颠躓。” 清 冯桂芬 《启李宫保论减赋》:“駑马日行百里,强以二百里,必不及百里而颠躓矣。”(2).败亡;倾覆。《旧唐书·狄仁杰传》:“自然贼深入必有颠躓之虑,浅入必无虏获之益。” 宋 朱熹 《答张敬夫书》:“鋭於趋事,而昧於自知,吾恐其颠躓之速也。” 明 朱鼎 《玉镜台记·闻鸡起舞》:“荒鸡午夜传,忽惊回客梦残。为只为乾坤颠躓...
纷纷的意思:[释义](1) (形)基本义:(言论、往下落的东西等)多而杂乱。议论纷纷。(作谓语)落叶纷纷。(作谓语) (2) (形)(许多人或事物)接二连三地。青年们纷纷要求到边疆工作。(作状语) [构成]重叠式...
何不的意思:◎ 何不 hébù[why not] 为什么不——用反问语气,表示应该或可以你何不大胆试一试...
鹣鹣的意思:(1).鸟名。比翼鸟。《尔雅·释地》:“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其名谓之鶼鶼。” 郭璞 注:“似鳧,青赤色,一目一翼,相得乃飞。”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十:“ 崇吾之山 有鸟,一足一翼一目,相得而飞,名曰鶼鶼。” 宋 张先 《于飞乐令》词:“蜀红衫,双绣蝶,裙缕鶼鶼。” 明 无名氏 《霞笺记·端阳佳会》:“愿为比翼,永效鶼鶼。若有私心,神明作证。”(2).比喻夫妇情谊。 明 无心子 《金雀记·定婚》:“人缘偶就天机巧,青春成就鶼鶼好,我也不虑频频华髮萧。” 清 纳兰性德 《南乡子·为亡妇题照...
龙德的意思:圣人之德;天子之德。《易·乾》:“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 南朝 梁 沉约 《梁明堂登歌·歌青帝》:“帝居在震,龙德司春。” 唐 吴筠 《高士咏·楚狂接舆夫妻》:“凤歌诫 文宣 ,龙德遂隐密。” 金 麻革 《上云内帅贾君》诗:“日月依龙德,风云挟豹韜。”...
蟠泥的意思:谓龙蟠曲于泥。指兴起之前的 周 室。语出 汉 扬雄 《法言·问神》:“龙蟠于泥,蚖其肆矣。” 李轨 注:“圣道未彰,羣愚玩矣;龙蟠未升,蚖其肆矣。” 唐 黄滔 《周以龙兴赋》:“ 岐梁 燿衔耀之所, 汧 陇 湛蟠泥之域。”...
日月的意思:◎ 日月 rìyuè(1) [life;livelihood]∶生计;生活舒心的日月(2) [sun and moon]∶太阳和月亮...
无恒的意思:◎ 无恒 wúhéng[no perseverance;inconstant] 没有恒心,不能持久...
周周的意思:鸟名。以其鸣声得名。《文选·阮籍<咏怀诗>》:“周周尚衔羽,蛩蛩亦念饥。” 李善 注引《韩子》曰:“鸟有周周者,首重而尾曲,将欲饮於河,则必颠,乃衔羽而饮。” 南朝 梁 刘孝标 《答刘之遴借类苑书》:“蛩蛩之谋,止於善草;周周之计,利在衔翼,故鳩集斯文,盖自缀其漏耳。”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杂记·物重名》:“物之名有重言之者,鸟曰周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