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萧十六人名(其六)
宋 · 孔平仲
为文爱子都无滞,疾读数张堪醒睡。
唱高郢曲词调古,锐比干将才力至。
主张衡鉴付谁人,奈何并不蒙收视。
吾王尊儒跨古始,有宋登科连海涘。
况君当时苗裔远,酂侯喜且兴门地。
少年自许升青云,衰谢安知未成事。
栖栖孔孟尝如此,吾曹节操无颠坠。
愿言雅度尚自宽,时来济物当如志。
唱高郢曲词调古,锐比干将才力至。
主张衡鉴付谁人,奈何并不蒙收视。
吾王尊儒跨古始,有宋登科连海涘。
况君当时苗裔远,酂侯喜且兴门地。
少年自许升青云,衰谢安知未成事。
栖栖孔孟尝如此,吾曹节操无颠坠。
愿言雅度尚自宽,时来济物当如志。
鉴赏
此诗《和萧十六人名(其六)》由宋代诗人孔平仲所作,展现了对文才、教育与儒家思想的深刻理解与推崇。
首句“为文爱子都无滞”,表达了对文章创作的热爱与追求,认为文章应流畅自然,无拘无束。接着“疾读数张堪醒睡”则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通过快速阅读可以唤醒沉睡的思想,激发灵感与活力。
“唱高郢曲词调古”一句,借用了古代音乐的典故,暗示了诗歌创作应追求高雅古朴的风格,体现出对传统艺术的尊重与传承。“锐比干将才力至”则赞美了才华横溢之人,比喻其才智如同锋利的宝剑,达到了极致。
“主张衡鉴付谁人”表达了对公正评价人才的渴望,但又感叹于无人能真正理解与赏识。“奈何并不蒙收视”进一步强调了这种遗憾与无奈,即尽管才华出众,却未能得到应有的认可与重视。
“吾王尊儒跨古始,有宋登科连海涘”赞扬了宋代对儒家文化的高度重视,以及科举制度的普及,使得文化教育得以广泛传播,影响深远。“况君当时苗裔远,酂侯喜且兴门地”则以历史人物为例,说明了家族背景与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对后人的期许与鼓励。
“少年自许升青云,衰谢安知未成事”体现了对年轻一代的寄望,鼓励他们即使在年老之时也不应放弃追求与梦想。“栖栖孔孟尝如此,吾曹节操无颠坠”引用孔子与孟子的事迹,强调了坚守道德操守的重要性,即使在困难与挫折面前也不应动摇。
最后,“愿言雅度尚自宽,时来济物当如志”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愿望,希望人们能够保持高雅的风度与宽容的心态,等待时机到来时,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文才、教育、儒家思想及个人成长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与对社会进步的热切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