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时褒四首(其四)
明 · 林光
恸哭长安泪眼枯,幽冥骨肉已殊途。
渥洼无计医龙种,丹穴愁看瘗凤雏。
官绊远方怜我蹇,榇归万里倩谁扶。
归囊舟买南安便,宗葬千年得遂无。
渥洼无计医龙种,丹穴愁看瘗凤雏。
官绊远方怜我蹇,榇归万里倩谁扶。
归囊舟买南安便,宗葬千年得遂无。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光所作的《哭时褒四首》中的第四首。诗中以深沉哀痛的情感,描绘了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与哀悼之情。
首句“恸哭长安泪眼枯”,开篇即以强烈的悲痛情感,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哀思。长安,作为古代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此处借指逝者生前所在之地,而“泪眼枯”则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因悲伤过度而泪尽的凄凉景象。
接着,“幽冥骨肉已殊途”,进一步深化了诗人与逝者之间的隔阂与悲痛。幽冥,指阴间或死亡的世界,骨肉已分道扬镳,暗示了生死之别,让诗人感到无比的孤独和绝望。
“渥洼无计医龙种,丹穴愁看瘗凤雏。”这里运用了两个典故。渥洼,传说中的神马出生之地;丹穴,凤凰栖息之所。诗人将自己比作龙种或凤雏,表达了对自己身份或才华的自豪感,同时也暗示了失去亲人的巨大损失。通过“无计医”和“愁看瘗”的描述,展现了诗人面对无法挽回的悲剧时的无力与哀愁。
“官绊远方怜我蹇,榇归万里倩谁扶。”这两句诗中,“官绊”可能是指官场的束缚或世事的无奈,“蹇”则形容行动不便或处境艰难。诗人在此表达了在处理丧事时的种种困难和无助,同时又期待有人能帮助他完成长途跋涉的归葬任务。这种情感的流露,更加凸显了诗人的孤独与哀伤。
最后,“归囊舟买南安便,宗葬千年得遂无。”诗人设想了归葬的具体方式,希望能在死后得到安宁,表达了对家族传统葬礼的尊重与渴望。同时,“千年得遂无”也寄托了诗人对未来世代能够延续家族血脉、传承祖先精神的美好愿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哀悼之情,以及面对生死离别的无奈与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