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枯木竹石为郑节之题赏析

枯木竹石为郑节之题

明 · 顾清
霜凋孤桐树,槎牙碧琅玕。
夜半山月出,飞下两青鸾。
幽人适不寐,清影上阑干。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顾清的《枯木竹石为郑节之题》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霜凋孤桐树”以霜降时节的凄冷景象烘托出孤桐的坚韧与孤独,暗示了诗人对郑节之境遇的同情或对其品格的赞美。次句“槎牙碧琅玕”则运用比喻,将斑驳的竹子比作碧绿的琅玕美玉,形象生动,展现了竹子的雅致和生机。

后两句“夜半山月出,飞下两青鸾”进一步拓展了画面,描绘了月光洒在山间,仿佛有两只青鸾从天而降,增添了神秘与灵动的气息。这不仅增添了夜晚的宁静,也寓含了对高洁友谊或理想境界的向往。

最后两句“幽人适不寐,清影上阑干”点出主人公——幽居之人(可能指郑节),他因被此景触动而难以入眠,清冷的月影映照在栏杆上,反映出他的心境。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寄寓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关切和对高尚人格的赞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