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杂诗四十首(其二十四)赏析

杂诗四十首(其二十四)

元末明初 · 刘基
天风触万窍,小大皆有声。
律吕与悬匏,嘈嘈同一鸣。
人情有所钟,声气为之使。
无知而强聒,则亦悬匏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界的声响与人的情感共鸣。"天风触万窍"形象地写出风吹过各种洞穴发出的声音,大小不一,却和谐共鸣。"律吕与悬匏"运用音乐的意象,律吕象征音律,悬匏则指古代乐器,两者声音嘈嘈相合,如同一人所鸣。诗人进一步指出,人的感情倾向会影响对声音的感受,使得某些声音能触动人心弦,成为情感的媒介。最后,诗人以"无知而强聒,则亦悬匏耳"警示,若无情感或理解,即使声音再大,也只是如同无知的悬匏,缺乏深意。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刘基诗歌的韵味和思想深度。

词语解释

嘈嘈的意思:◎ 嘈嘈 cáocáo(1) [noisy]∶众声喧杂的样子(2) [loud and jarring]∶形容声音的粗重大弦嘈嘈如急雨。——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3) 又嘈嘈切切错杂乱...

律吕的意思:[释义](名)古代用管径相同长短不同的竹管制成的校正乐律的器具,从低音管算起,成奇数的六个管叫做“律”,成偶数的六个管叫做“吕”。后来用律吕作为音律的统称。 [构成]并列式:律+吕...

强聒的意思:亦作“彊聒”。唠叨不休。《庄子·天下》:“以此周行天下,上説下教,虽天下不取,强聒而不舍者也。” 宋 王安石 《答司马谏议书》:“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 明 刘基 《念奴娇·咏蛙》词:“池塘过雨,有多少、蛙黽为谁彊聒。” 茅盾 《子夜》十:“总之是‘一身不入是非门’罢!伤了感情?顾不得许多了--可是 荪甫 却还刺刺不休强聒着什么公债!”...

人情的意思:[释义](1) (名)基本义:人之常情。不近人情。(作宾语) (2) (名)情面。托人情。(作宾语) (3) (名)恩惠;情谊。 (4) (名)指礼节应酬等习俗。 (5) (名)礼物。 [构成]偏正式:人(情...

声气的意思:◎ 声气 shēngqì(1) [information]∶指消息或信息互通声气(2) [tone]〈方〉∶说话时的语气、语调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鲁迅《孔乙己》(3) [morale]∶指士气金鼓以佐士众之声气(4) [boost morale]∶指鼓动士气(5) [will and spirit]∶志趣和性格;意气声气相投...

天风的意思:风。风行天空,故称。 汉 蔡邕 《饮马长城窟行》:“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唐 韩愈 《辛卯年雪》诗:“波涛何飘扬,天风吹旛旂。” 明 郑若庸 《玉玦记·赏春》:“好趁天风,直上青霄。” 郭沫若 《哀时古调》九:“天风吹,海浪流。满怀悲愤事,聊以寄箜篌。”...

同一的意思:◎ 同一 tóngyī[identity] 共一,合一;统一互相排斥的对立面,只能在一定条件下,才能成为同一◎ 同一 tóngyī(1) [same;identical]∶相同;同样同一实也。——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结束在同一的命运里(2) [identical]∶一致...

万窍的意思:(1).指大地上大大小小的孔穴。《庄子·齐物论》:“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呺。” 唐 陆龟蒙 《杂讽》诗之七:“天之发遐籟,大小随万窍。” 宋 苏轼 《七月五日》诗之二:“西风送落日,万窍含悽愴。”(2).指人的各种感觉器官。窍,人的耳目口鼻等器官之孔。 元 马臻 《游仙词》:“我自无为神自凝,万窍不动心冥冥。”...

无知的意思:[释义](形)缺乏知识,不明事理。 [构成]偏正式:无〔知 [例句]不要做无知的傻瓜。(作定语)无知是大敌。(作主语)...

小大的意思:(1).小的和大的。有时犹云一切、所有。《书·顾命》:“柔远能邇,安劝小大庶邦。”《左传·庄公十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北史·乐运传》:“大尊比来小大之事,多独断之。” 清 黄鷟来 《咏史》之一:“旷观宇宙内,小大何相蒙?”(2).引申指长的和幼的、轻的和重的等。《荀子·非相》:“故长短小大善恶形相,非吉凶也。”《诗·小雅·楚茨》:“既醉既饱,小大稽首。” 郑玄 笺:“小大,犹长幼也。”《礼记·王制》:“疑狱,氾与众共之。众疑赦之,必察小大之比以成之。” 郑玄 注:“小大,犹轻重也。”《...

悬匏的意思:有柄的匏瓜。 晋 潘岳 《笙赋》:“ 河 汾 之寳,有 曲沃 之悬匏焉。” 晋 崔豹 《古今注·草木》:“匏,瓠也……匏有柄者悬瓠,可以为笙, 曲沃 者尤善。”...

有声的意思:有声誉;著称。《诗·大雅·文王有声》:“ 文王 有声,遹骏有声。”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 张耳 之贤,有声 梁 魏 。”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督抚·秦中丞》:“ 沉 登甲戌进士,授 粤 之 顺德 令,以清峻称。入为郎,出为守,俱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