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苦寒久不到双溪成长句书怀
宋 · 王炎
老去颇多病,苦寒摧折之。
袍茧非不温,不能护清羸。
蒲团稳附火,蓄缩如冻龟。
西山有桃李,借问惟枯枝。
好花何时开,仲春以为期。
荣悴自相代,出处亦有宜。
天寒但深藏,日暖当游嬉。
强健不须喜,老死何必悲。
晓日升扶桑,莫还入崦嵫。
置之勿复道,理达心何疑。
及时且行乐,花边倾一卮。
袍茧非不温,不能护清羸。
蒲团稳附火,蓄缩如冻龟。
西山有桃李,借问惟枯枝。
好花何时开,仲春以为期。
荣悴自相代,出处亦有宜。
天寒但深藏,日暖当游嬉。
强健不须喜,老死何必悲。
晓日升扶桑,莫还入崦嵫。
置之勿复道,理达心何疑。
及时且行乐,花边倾一卮。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老去:年事渐高。颇多病:疾病缠身。
苦寒:寒冷。
袍茧:保暖的衣物。
清羸:虚弱。
蒲团:坐垫。
火:炉火。
冻龟:蜷缩的乌龟。
西山:远处的山。
惟枯枝:只剩枯枝。
仲春:春季的第二个月份。
期:期待。
荣悴:繁荣与凋零。
出处:出世入世。
天寒:寒冷天气。
深藏:藏匿。
日暖:温暖的日子。
游嬉:游玩。
强健:身体强壮。
老死:老去死亡。
晓日:朝阳。
崦嵫:西方的落日。
置之勿复道:不必再说。
理达:心通达。
行乐:享受生活。
花边:花丛中。
一卮:一杯酒。
翻译
年事渐高,疾病缠身,苦寒更是折磨。虽然袍茧保暖,却无法抵挡虚弱的身躯。
坐在蒲团上,靠近炉火取暖,像冻僵的乌龟蜷缩。
西山的桃李,只剩枯枝,询问何时能再开花。
美好的花朵,期待在仲春时节绽放。
繁荣与凋零自然更替,出世入世各有其时。
寒冷时应深深藏匿,温暖时则尽情游玩。
身体强健无需沾沾自喜,老去死亡无需过分悲伤。
朝阳升起在扶桑,不要急于接近黄昏。
不必再说这些道理,心若通达,还有什么疑惑。
趁现在享受生活,在花丛中举杯畅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严寒初春时期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开篇即写“老去颇多病,苦寒摧折之”,表达了年迈体弱、饱受寒冷之苦的情形。随后,“袍茧非不温,不能护清羸”则是说尽管穿着的棉衣并不薄,但仍然抵御不了身体的虚弱和寒气。
“蒲团稳附火,蓄缩如冻龟”生动地描绘了诗人为了取暖而蜷缩在火堆旁的情景,如同冬眠中的乌龟一般。紧接着,“西山有桃李,借问惟枯枝”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渴望,但现实中却看到的只是枯萎的树枝,没有半点春意。
“好花何时开,仲春以为期”诗人在期待着仲春(农历四月下旬至五月上旬)时节花朵绽放的景象。接着,“荣悴自相代,出处亦有宜”则是说万物都有其生长与衰败的规律,每个季节都有它存在的道理。
“天寒但深藏,日暖当游嬉”在强调了严寒时应该深居简出,而到了温暖时光,则应当外出享受大自然。随后,“强健不须喜,老死何必悲”则是劝诫自己,不论是健康还是衰老,都无需过度的欢喜或哀伤。
“晓日升扶桑,莫还入崦嵫”表达了诗人对早晨日光中温暖阳光的向往,同时也告诫自己不要再回到那寒冷的山谷之中。最后,“置之勿复道,理达心何疑”则是在说,无需多言,内心自有它的理解和把握。
全诗以其深厚的情感、细腻的观察力和对自然界的深刻把握,展现了诗人在严寒初春中的生活情景和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