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杜默
宋 · 欧阳修
南山有鸣凤,其音和且清。
鸣于有道国,出则天下平。
杜默东土秀,能吟凤凰声。
作诗几百篇,长歌仍短行。
携之入京邑,欲使众耳惊。
来时上师堂,再拜辞先生。
先生颔首遣,教以勿骄矜。
赠之三豪篇,而我滥一名。
杜子来访我,欲求相和鸣。
顾我文字卑,未足当豪英。
岂如子之辞,铿锽间镛笙。
淫哇俗所乐,百鸟徒嘤嘤。
杜子卷舌去,归衫翩以轻。
京东聚群盗,河北点新兵。
饥荒与愁苦,道路日以盈。
子盍引其吭,发声通下情。
上闻天子聪,次使宰相听。
何必九包禽,始能瑞尧庭。
子诗何时作,我耳久已倾。
愿以白玉琴,写之朱丝绳。
鸣于有道国,出则天下平。
杜默东土秀,能吟凤凰声。
作诗几百篇,长歌仍短行。
携之入京邑,欲使众耳惊。
来时上师堂,再拜辞先生。
先生颔首遣,教以勿骄矜。
赠之三豪篇,而我滥一名。
杜子来访我,欲求相和鸣。
顾我文字卑,未足当豪英。
岂如子之辞,铿锽间镛笙。
淫哇俗所乐,百鸟徒嘤嘤。
杜子卷舌去,归衫翩以轻。
京东聚群盗,河北点新兵。
饥荒与愁苦,道路日以盈。
子盍引其吭,发声通下情。
上闻天子聪,次使宰相听。
何必九包禽,始能瑞尧庭。
子诗何时作,我耳久已倾。
愿以白玉琴,写之朱丝绳。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鸣凤:象征贤良的君主或杰出人才。和且清:形容声音和谐悦耳。
有道国:政治清明的国家。
杜默:诗人名字。
骄矜:骄傲自大。
豪篇:雄壮、有深度的诗篇。
相和鸣:互相唱和,指诗歌交流。
淫哇:形容庸俗的音乐。
京东:古代地区名,今指北京附近。
宰相:古代政府的高级官员。
九包禽:比喻珍贵的贡品。
白玉琴:珍贵的乐器,象征高雅艺术。
朱丝绳:红色的丝线,用于装饰或记录诗词。
翻译
南山有只鸣叫的凤凰,它的声音和谐又清脆。在政治清明的国度中它鸣叫,那时天下就会太平。
杜默是东方的才子,能吟诵出凤凰般的歌声。
他创作了数百篇诗歌,既有长歌又有短篇。
他带着这些诗进入京城,想让众人震惊。
来时拜访尊师,深深鞠躬告别先生。
先生点头同意,告诫他不要骄傲自满。
先生赠送他三篇豪放之作,而我却只是个滥竽充数者。
杜子来找我,希望我们能互相唱和。
他说我的文字浅薄,不足以匹配豪杰。
哪像你的诗辞,如同钟磬笙箫般激昂。
世俗的靡靡之音人们喜欢,百鸟的叫声也只是嘈杂。
杜子收起话语离去,衣衫飘逸地离开。
京东聚集了盗贼,河北征召了新兵。
饥荒和苦难充斥道路,日益严重。
你何不放开喉咙,发出声音传达民间疾苦。
上达天子的睿智,其次让宰相倾听。
不必像九包珍禽,才能为尧庭带来吉祥。
你的诗何时能写,我早已期待倾听。
我愿用白玉琴,配上朱丝弦,记录你的诗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作品《赠杜默》,通过对南山鸣凤的象征描绘,赞美了杜默的才华和高尚品格。诗中提到杜默的诗歌声音“和且清”,如同凤凰之鸣,表达了他诗歌的高雅。杜默的诗作数量众多,且深得老师赞赏,但诗人提醒他不要骄傲自满。杜默来访,希望能与诗人共鸣,但诗人认为自己的文字不足以匹配杜默的豪放才情,鼓励杜默在乱世中发出声音,关注民生疾苦,以诗歌直达天听,为百姓发声。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杜默诗歌的期待,希望他的作品能如白玉琴般珍贵,用朱丝绳记录下来。整首诗寓言深刻,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杜默的期望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