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秋夜登楼望西河有感
明 · 谢榛
步屧河桥访旧游,野情物色自迟留。
风林萧飒喧清夜,云月迷茫失素秋。
元亮老看荒径菊,仲宣今倚故乡楼。
吾生浪迹何时定,独对沧波愧白鸥。
风林萧飒喧清夜,云月迷茫失素秋。
元亮老看荒径菊,仲宣今倚故乡楼。
吾生浪迹何时定,独对沧波愧白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暮秋时节,诗人独自登楼远眺西河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更迭带来的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交融。
首联“步屧河桥访旧游,野情物色自迟留”,诗人漫步于河边小桥,寻访往日的游踪,被周围的自然景色深深吸引,流连忘返。这里以“步屧”、“访旧游”、“野情物色”等词,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氛围。
颔联“风林萧飒喧清夜,云月迷茫失素秋”,描绘了夜晚风起林动,发出阵阵声响,仿佛在诉说着秋夜的寂寥。云遮月掩,使得原本明亮的秋天变得朦胧而神秘,展现出一种独特的美感。
颈联“元亮老看荒径菊,仲宣今倚故乡楼”,借用了陶渊明(字元亮)和王粲(字仲宣)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陶渊明晚年在荒径中赏菊,王粲则倚楼思念故乡,这两句诗通过历史人物的典故,寄托了诗人的情感。
尾联“吾生浪迹何时定,独对沧波愧白鸥”,诗人感慨自己一生漂泊不定,何时才能安定下来。面对着浩渺的江水,不禁自问是否辜负了如白鸥般自由自在的生活。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安定生活的矛盾心情,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过往时光的回忆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探索,情感丰富,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