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五夜对月
宋 · 陆游
离海月盈丈,寒光万里明。
众星敛欲尽,一镜独徐行。
重露滴松鬣,高风吹鹤声。
老来殊畏冷,不尽倚阑情。
众星敛欲尽,一镜独徐行。
重露滴松鬣,高风吹鹤声。
老来殊畏冷,不尽倚阑情。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离海:靠近海边。月盈丈:月亮明亮得仿佛有一丈远。
寒光:寒冷的月光。
众星敛欲尽:众多星星的光芒逐渐减弱。
一镜:比喻明亮的月亮。
独徐行:独自缓缓移动。
重露:厚重的露水。
松鬣:松树的针叶。
高风:强劲的风。
鹤声:鹤的叫声。
老来:年老时。
殊畏冷:特别害怕寒冷。
倚阑情:倚靠栏杆的情感。
翻译
距离海边的月亮明亮如一丈,寒冷的光芒照耀万里。众多星星似乎要收敛光芒,只有那轮明月独自缓缓移动。
重露滴滴答答落在松针上,高风中传来鹤鸣声。
年岁渐长特别怕冷,倚着栏杆思绪万千,心情难以尽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十月十五夜对月》,描绘了月圆之夜的景象。"离海月盈丈",开篇即写出月亮明亮且接近海边,给人以广阔无垠的感觉。"寒光万里明",进一步渲染了月色的清冷和明亮,照耀着广袤的大地。
"众星敛欲尽,一镜独徐行",通过对比星星与月亮相形见绌,形象地描绘出月亮在夜空中孤独而明亮的移动,犹如一面镜子缓缓滑行。"重露滴松鬣,高风吹鹤声",借景抒情,露水滴落松枝,风声吹过鹤鸣,营造出宁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
最后两句"老来殊畏冷,不尽倚阑情",诗人借月夜之景表达自己年老体衰,对寒冷尤为敏感,倚栏远眺,心中思绪万千,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