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陈氏馆书怀赏析

陈氏馆书怀

元末明初 · 甘复
阶树夕含雾,冥冥鸟栖时。
临轩独不寐,见月有馀悲。
旧游已陈迹,素志倍前期。
守道古多贱,高世俗恒嗤。
君门献璞人,则足终何为。
沮溺共忘世,千载名永垂。
薄才弃时用,窜迹宜东菑。
明朝择广野,茇舍依茅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陈氏馆中独自思考的情景,充满了对过往与未来的感慨。首句“阶树夕含雾,冥冥鸟栖时”描绘了一幅夜晚静谧、朦胧的画面,树影与雾气交织,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接着,“临轩独不寐,见月有馀悲”则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孤独与哀愁,他面对着月光,心中涌起无尽的悲伤。

“旧游已陈迹,素志倍前期”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理想抱负的坚持。尽管岁月流逝,曾经的足迹已成往事,但内心深处的志向却比以往更加坚定。接下来,“守道古多贱,高世俗恒嗤”揭示了诗人所坚守的道德与理想在当时社会中的处境——被贬低和嘲笑,体现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无奈。

“君门献璞人,则足终何为”一句,诗人以献玉之人自比,表达了自己虽怀才不遇,但仍坚守自我,不改初衷的态度。最后,“沮溺共忘世,千载名永垂。薄才弃时用,窜迹宜东菑。明朝择广野,茇舍依茅茨”则是诗人对未来的一种设想,他希望像古代隐士一样,远离尘嚣,寻找一片宁静之地,过着简朴而自由的生活,即使才华被忽视,也愿意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自己的名字。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有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刻的内心世界。

词语解释

茇舍的意思:(1).言军队芟除草莽,即于野地宿息。《周礼·夏官·大司马》:“中夏教茇舍,如振旅之陈。” 郑玄 注:“茇舍,草止之也。军有草止之法。” 唐 苏晋 《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算车申夏政,茇舍启戎田。”(2).指草屋。 宋 范成大 《吴船录》卷下:“ 鄂 营昔皆茇舍,今始易以瓦屋。”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十:“顷僦数椽茇舍於 无锡 。”(3).犹跋涉。 王闿运 《胡公祠碑》:“勤劳茇舍,靡有定处,在官七年,六年于外。” 章炳麟 《哀山东赋》:“昔余茇舍此都兮,楼櫓鬱其駔庄。”...

薄才的意思:微薄的才能。犹不才。常用为自谦之辞。 唐 杜甫 《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献纳紆皇眷,中间謁紫宸。且随诸彦集,方覬薄才伸。” 宋 陆游 《农家》诗之一:“薄才施畎亩,朴学教儿童。”...

陈迹的意思:[释义](名)过去的事情。 [构成]偏正式:陈(迹 [例句]遗留下来的陈迹。(作宾语)陈迹能够引起人们对过去事情的回忆。(作主语)...

窜迹的意思:遁迹;隐迹。《后汉书·方术传上·段翳》:“ 翳 遂隐居窜跡,终于家。” 唐 黄滔 《省试一一吹竽》诗:“次第教单进,宫商乃异宜。凡音皆窜跡,至艺始呈奇。”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神仙鬼怪》:“ 柴 归县,不喜执役。遂窜跡 西蜀 ,游 荆渚 。”...

道古的意思:(1).称说古乐的道理。《礼记·乐记》:“君子於是语,於是道古,修身及家,平均天下,此古乐之发也。” 孔颖达 疏:“於是道古者,言君子作乐之时亦谓説古乐之道理也。”(2).称道古代;谈论过去。《史记·李斯列传》:“古者天下散乱,莫能相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所建立。” 清 刘大櫆 《焚书辨》:“ 李斯 恐天下学者道古以非今,于是禁天下私藏《诗》、《书》、百家之语。” 巴人 《点滴集·争论之外》:“人到了一定年纪,就是好回忆和道古。”...

东菑的意思:泛指田园。 南朝 梁 沉约 《郊居赋》:“纬东菑之故耜,浸北亩之新渠。” 唐 储光羲 《田家即事》诗:“迎晨起饭牛,双驾耕东菑。” 唐 李华 《杂诗》之四:“未闻东菑稼,一气嘉穀成。”...

高世的意思:(1).高超卓绝,超越世俗。《战国策·赵策二》:“夫有高世之功者,必负遗俗之累。” 宋 王安石 《答吴子经书》:“ 子经 诚欲以文辞高世,则无为见问矣。” 许地山 《集外·女国士》:“夫有高世材,要须遇时乃发。”(2).出尘离世,清高脱俗。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王右军 与 谢太傅 共登 冶城 。 谢 悠然远想,有高世之志。 王 谓 谢 曰:‘ 夏禹 勤王,手足胼胝; 文王 旰食,日不暇给。今四郊多垒,宜人人自效。而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3).指出尘离世的所在。...

高世的意思:(1).高超卓绝,超越世俗。《战国策·赵策二》:“夫有高世之功者,必负遗俗之累。” 宋 王安石 《答吴子经书》:“ 子经 诚欲以文辞高世,则无为见问矣。” 许地山 《集外·女国士》:“夫有高世材,要须遇时乃发。”(2).出尘离世,清高脱俗。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王右军 与 谢太傅 共登 冶城 。 谢 悠然远想,有高世之志。 王 谓 谢 曰:‘ 夏禹 勤王,手足胼胝; 文王 旰食,日不暇给。今四郊多垒,宜人人自效。而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3).指出尘离世的所在。...

广野的意思:亦作“ 广壄 ”。空旷的原野。《墨子·兼爱下》:“然即敢问今有平原广野,於此被甲婴胄,将往战,死生之权未可识也。”《吕氏春秋·节丧》:“古之人有藏於广野深山而安者矣,非珠玉国宝之谓也。”《史记·日者列传》:“兰芷芎藭弃於广野,蒿萧成林,使君子退而不显众,公等是也。”《汉书·晁错传》:“﹝胡人﹞如飞鸟走兽於广壄,美草甘水则止,草尽水竭则移。”...

何为的意思:为什么,何故。《国语·鲁语下》:“今王死,其名未改,其众未败,何为还?”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江河百谷,从何处生?东流到海,何为不溢?” 唐 韩愈 《琴操·履霜操》:“儿罪当笞,逐儿何为?” 清 侯方域 《壮悔堂记》:“余向为堂,读书其中,名之曰‘杂庸’。或曰:‘昔 司马相如 卖酒 成都 市,身自涤器,与庸保杂作。子何为其然?’”(1).干什么,做什么。用于询问。《后汉书·齐武王縯传》:“﹝ 刘稷 ﹞闻 更始 立,怒曰:‘本起兵图大事者, 伯升 兄弟也,今 更始 何为者邪?’” 唐 ...

旧游的意思:◎ 旧游 jiùyóu[formerly-visited place] 从前游玩过重历旧游令我思绪万千...

沮溺的意思:谓水淹之患。 明 李东阳 《冀州城重修记》:“癸卯之春,沮溺未平,君乃议修復。”《论语·微子》:“ 长沮 、 桀溺 耦而耕, 孔子 过之,使 子路 问津焉。” 钱穆 新解:“﹝ 长沮 、 桀溺 ﹞两隐者,姓名不传。沮,沮洳。溺,淖溺。以其在水边,故取以名之。”后诗文中常以“沮溺”借指避世隐士。 汉 王粲 《从军诗》之一:“不能效 沮 溺 ,相随把锄犂。” 唐 韦应物 《秋郊作》诗:“方愿 沮 溺 耦,淡泊守田庐。” 明 梁辰鱼 《浣纱记·谈义》:“绍 巢 由 之絶轨,蹈 沮 溺 之高风。”...

君门的意思:犹宫门。亦指京城。 三国 魏 曹植 《当墙欲高行》:“愿欲披心自説陈,君门以九重,道远 河 无津。”《新唐书·刘蕡传》:“君门万重,不得告诉,士人无所归化,百姓无所归命。” 前蜀 韦庄 《东林寺再遇僧益大德》诗:“若向君门逢旧友,为传音信到云霄。”《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十:“万里君门远,乘舆驀地逢,天颜有喜亲承奉。”...

临轩的意思:(1).皇帝不坐正殿而御前殿。殿前堂陛之间近檐处两边有槛楯,如车之轩,故称。《后汉书·党锢传·李膺》:“ 让 诉寃於帝,詔 膺 入殿,御亲临轩,詰以不先请便加诛辟之意。” 唐 王维 《少年行》之四:“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 明光宫 。”《清史稿·礼志九》:“ 乾隆 十四年,定命将仪三:一曰授敕印,经略大将军出师,皇帝临轩颁给。”(2).在窗前。轩,窗槛。 唐 元稹 《莺莺传》:“ 张生 临轩独寝,忽有人觉之。” 前蜀 杜光庭 《虬髯客传》:“公既去,而执拂者临轩指吏曰:‘问去者处士第几?住何处?’...

茅茨的意思:亦作“茆茨”。1.茅草盖的屋顶。亦指茅屋。《墨子·三辩》:“昔者 尧 舜 有茅茨者,且以为礼,且以为乐。”《韩非子·五蠹》:“ 尧 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斲。” 唐 钱起 《早渡伊川见旧邻作》诗:“村落通白云,茆茨隐红叶。” 清 侯方域 《明东平州太守常公墓志铭》:“公归而无居,乃居余之北村,茆茨数椽,意泊如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黄英》:“乃於园中筑茅茨,择美婢往侍。”(2).指简陋的居室。引申为平民里巷。 晋 袁宏 《后汉纪·桓帝纪下》:“不慕荣宦,身安茅茨。” 宋 苏轼 《...

冥冥的意思:◎ 冥冥 míngmíng(1) [dim]∶不明亮天色冥冥杳以冥 冥。——《楚辞·屈原·涉江》薄暮冥冥。——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2) [benighted]∶指人不明事理(3) [high and far space]∶形容高远;深远鸿飞冥冥(4) [hades]∶迷信的人指有鬼神暗中起作用的境界...

明朝的意思:◎ 明朝 míngzhāo[tomorrow] 〈方〉∶明天...

鸟栖的意思:见“ 鸟栖 ”。亦作“ 鸟栖 ”。鸟栖息。亦谓如鸟之栖息,形容固守。《晏子春秋·外篇上十一》:“若此而不得,则臣请輓尸车而寄之于国门外宇溜之下,身不敢饮食,拥辕执輅,木乾鸟栖,袒肉暴骸,以望君愍之。” 张纯一 校注:“比喻如鸟栖木,任其乾枯而不移。”《晋书·羊祜传》:“乘胜席卷,径至 成都 , 汉中 诸城,皆鸟栖而不敢出。”...

前期的意思:◎ 前期 qiánqī(1) [earlier stage]∶某一时期的前一阶段战国前期(2) [prophase]∶减数分裂的初期...

千载的意思:千年。形容岁月长久。《汉书·王莽传上》:“於是羣臣乃盛陈‘ 莽 功德致 周 成 白雉之瑞,千载同符’。” 唐 韩愈 《歧山下》诗:“自从 公旦 死,千载閟其光。”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三年丧》:“惟我 纯皇 孝挚性成,力阻浮议,使千载之陋,更於一旦。”...

时用的意思:(1).《易·坎》:“王公设险,以守其国。险之时用大矣哉。” 王弼 注:“非用之常,用有时也。”本指在特定时间的作用。后指为当世所用。《北史·李彪传》:“﹝ 彪 ﹞识性严聪,学博坟籍,刚辩之才,颇堪时用。”(2).为世所用。亦指治世之才。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足下若嬲之不置,不过欲为官得人,以益时用耳。” 宋 梅尧臣 《依韵和丁元珍见寄》:“实惭寡时用,又顾无奇行。”...

世俗的意思:[释义](1) (名)流俗。世俗之见。(作定语) (2) (形)非宗教的。 [构成]偏正式:世(俗 [同音]释俗...

守道的意思:(1).坚守某种道德规范。《左传·昭公二十年》:“守道不如守官,君子韙之。”《后汉书·桓帝纪》:“杜絶邪伪请托之原,令廉白守道者得信其操。”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省事》:“君子当守道崇德,蓄价待时。” 唐 岑参 《送费子归武昌》诗:“勿叹蹉跎白髮新,应须守道勿羞贫。” 宋 王禹偁 《殿中丞赠户部员外郎孙府君墓志铭》:“而公守道退默,未尝自陈,竟以列庶僚,典远郡而终身焉。”(2).防守之道。《墨子·备梯》:“ 禽子 再拜曰:‘敢问守道。’ 子墨子 曰:‘姑亡,姑亡。’”...

素志的意思:◎ 素志 sùzhì[long-cherished will] 向来怀有的志愿宿心素志...

忘世的意思:忘却世情。 宋 辛弃疾 《鹧鸪天·戊午拜复职奉祠之命》词:“此身忘世浑容易,使世相忘却自难。”...

献璞的意思:犹献玉。 唐 韦渠牟 《赠窦五判官》诗:“美玉自矜频献璞,真金难与细披沙。” 元 马臻 《述怀五十韵》:“献璞悲 和 泣,辞金忆 震 贤。” 明 李东阳 《青溪闻体斋古潭之说有诗见嘲次韵以解》:“登龙却恨通家晚,献璞翻为识者羞。”参见“ 献玉 ”、“ 献楚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