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南食贻元十八协律
唐 · 韩愈
鲎实如惠文,骨眼相负行。
蚝相黏为山,百十各自生。
蒲鱼尾如蛇,口眼不相营。
蛤即是虾蟆,同实浪异名。
章举马甲柱,斗以怪自呈。
其馀数十种,莫不可叹惊。
我来禦魑魅,自宜味南烹。
调以咸与酸,芼以椒与橙。
腥臊始发越,咀吞面汗骍。
惟蛇旧所识,实惮口眼狞。
开笼听其去,郁屈尚不平。
卖尔非我罪,不屠岂非情。
不祈灵珠报,幸无嫌怨并。
聊歌以记之,又以告同行。
蚝相黏为山,百十各自生。
蒲鱼尾如蛇,口眼不相营。
蛤即是虾蟆,同实浪异名。
章举马甲柱,斗以怪自呈。
其馀数十种,莫不可叹惊。
我来禦魑魅,自宜味南烹。
调以咸与酸,芼以椒与橙。
腥臊始发越,咀吞面汗骍。
惟蛇旧所识,实惮口眼狞。
开笼听其去,郁屈尚不平。
卖尔非我罪,不屠岂非情。
不祈灵珠报,幸无嫌怨并。
聊歌以记之,又以告同行。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鲎:一种古代海洋生物。惠文:比喻贤良的人。
蚝:贝类。
黏:粘连。
蒲鱼:可能指某种鱼类。
蛇:比喻其尾部形状。
蛤即是虾蟆:蛤蜊和青蛙在古代有时被混淆。
章举:章鱼的动作。
马甲柱:章鱼的触手。
斗以怪自呈:以奇特的方式争斗。
禦魑魅:抵御妖怪。
南烹:南方的烹饪方式。
腥臊:腥味。
骍:形容出汗的样子。
蛇旧所识:对蛇有所了解。
郁屈:心中的不平。
卖尔:卖你。
罪:过错。
不屠岂非情:不杀生难道不是出于仁慈。
灵珠:传说中的宝珠。
嫌怨:怨恨。
同行:一同经历此事的人。
翻译
鲎壳坚固如惠文之贤,骨骼眼睛相互支撑着游动。蚝壳粘连成山,每个个体独立生长。
蒲鱼尾巴像蛇,嘴巴和眼睛不相干。
蛤蜊就是青蛙,名字不同实质相同。
章鱼展示奇特的马甲状触手,以奇异形态争斗。
还有几十种其他种类,令人惊叹不已。
我来这里抵御妖怪,自然要品味南方的烹饪。
用咸酸调味,再加入椒橙提香。
腥味开始散发,吃时满头大汗,唯有蛇是我熟悉的。
面对它狰狞的嘴眼,我实在害怕。
打开笼子让它离去,心中仍感不平。
卖你并非我的过错,不杀也是出于怜悯。
我不求灵珠回报,只希望无怨无恨。
姑且唱首歌记住此事,也告知同行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各种海鲜的观察和品尝过程。诗中以精细的笔触描述了各式海味的特点,如鲎鱼、蚝、蛤蟆等,每一句都透露出诗人对这些食物形态和生长习性的深入观察。同时,通过“调以咸与酸,芼以椒与橙”等语,也可以感受到诗人在品味上的细腻和讲究。
然而,最为引人注目的是诗人的情感流露。在描述了对蛇类食物的既定习惯之后,诗人表达了对卖鱼人的无奈和不平。尤其是“开笼听其去,郁屈尚不平”一句,透露出诗人内心的不舍与同情。这不仅仅是对生命的尊重,更是对自然界中生灵命运的一种深刻体察。
最后,“聊歌以记之, 又以告同行”则表现了诗人将这份感悟和体验通过诗歌传达给更多人的愿望。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生活情趣,更反映出其对生命、自然与人性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