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闻杜鹤
明 · 邓云霄
百舌声喧絮乱飞,杜鹃又到蓟门枝。
洛桥啼罢市朝异,蜀国魂归道路疑。
人事未随阳气转,天心宁待野禽知。
好依宫树催春曙,日暖龙眠起每迟。
洛桥啼罢市朝异,蜀国魂归道路疑。
人事未随阳气转,天心宁待野禽知。
好依宫树催春曙,日暖龙眠起每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燕山地区杜鹃啼鸣的场景,充满了浓厚的自然与人文交融的气息。首句“百舌声喧絮乱飞”,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里百舌鸟的喧闹声和柳絮纷飞的景象,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画卷。接着,“杜鹃又到蓟门枝”一句,将视线转向杜鹃,点明了诗的主题,同时也暗示了季节的更迭。
“洛桥啼罢市朝异,蜀国魂归道路疑”两句,运用对比手法,通过洛桥上杜鹃的啼叫与市朝的变化,以及对蜀国魂归的疑问,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这种情感的深度,使得诗歌超越了单纯的自然描写,触及到了更深层次的人文思考。
“人事未随阳气转,天心宁待野禽知”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思考。诗人认为,世间人事并未随着春天的到来而改变,这似乎在质疑自然界的规律是否能影响人类社会。最后一句“好依宫树催春曙,日暖龙眠起每迟”则以一种轻松而又略带幽默的方式结束全诗,既是对春天到来的期待,也暗含着对生活节奏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巧妙地融入了对时间、变化、历史与人性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邃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