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为张用宜作(其一)
明 · 徐庸
泉落青山顶,桥横曲涧隈。
茅堂何处隐,高士抱琴来。
径草和烟发,岩花带露开。
此中风景异,浑若小蓬莱。
茅堂何处隐,高士抱琴来。
径草和烟发,岩花带露开。
此中风景异,浑若小蓬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雅的山水画卷。首句“泉落青山顶”,以“泉”与“山”作为画面的起点,泉水从青葱的山顶落下,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预示着清静与灵性的源头。接着,“桥横曲涧隈”,描绘了一座横跨曲折溪流的桥梁,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和空间层次,同时也象征着通向内心深处的路径。
“茅堂何处隐,高士抱琴来。”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主题,将隐居的高士形象引入,他们手持古琴,似乎在寻找心灵的归宿,或是与自然和谐共处,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追求。
后两句“径草和烟发,岩花带露开。”则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小径上草木与烟雾交织的景象,以及岩石间花朵在晨露中绽放的美丽,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的视觉效果,也暗示了自然界中生命的顽强与美好。
最后,“此中风景异,浑若小蓬莱。”将整个画面的意境提升到一个超凡脱俗的高度,将此处的景致比作传说中的仙境蓬莱,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赞叹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富有诗意的语言,构建了一个充满自然美与人文关怀的和谐世界,展现了诗人对宁静、和谐生活的深刻感悟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