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曾子华游赣
焚香玩太空,宴坐尘不起。
云胡子曾子,不自乐沂水。
风烟挟两袖,足跟尚芒履。
持被直承明,三省良未已。
观君气如虹,接淅亦可美。
昔年子长游,落笔妙信史。
三苏出岷峨,文章仰欧子。
此行崆峒岭,万事宁足侈。
郁孤有奇观,佳句公摩洗。
予生事斗室,出若畏澜蠡。
长安歌狭邪,神鼎铸螭魅。
穷通匪同途,动静实一理。
时止复时行,愿与参此义。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达:显达。令:命令。
宴坐:静坐。
云胡:古代贤者。
曾子:孔子弟子。
芒履:草鞋。
承明:宫殿名,象征光明。
三省:反复思考、反省。
气如虹:气质非凡。
子长:司马迁的字。
欧子:指欧阳修。
崆峒岭:地名。
摩洗:琢磨、润色。
斗室:狭小的房间。
澜蠡:比喻大浪或困境。
狭邪:指都市中的不良场所。
螭魅:神话中的怪兽。
翻译
男子汉如果得到机会,能发出命令影响千里。在香烟缭绕中欣赏宇宙,静坐间连尘埃都不起舞。
像云胡和曾子一样,他们不只在沂水嬉戏而自得其乐。
衣袖间风烟滚滚,脚踏芒鞋,步履不停。
他捧着被子直面光明,反复反省,自我提升从未停止。
你的气质如彩虹般耀眼,你的言行也值得赞美。
当年司马迁游历四方,下笔如有神,成就了历史的精彩。
苏轼兄弟出自四川,他们的文章令人敬仰欧阳修。
这次你前往崆峒岭,一切事物怎能满足于眼前。
那里的郁孤山有奇特景观,好诗佳句等待你去磨砺。
我生活在狭小的屋子里,出门就像畏惧大海的波涛。
在长安的繁华之地,人们铸造神鼎,却也充斥着妖魔鬼怪。
穷困和显达并非同一条道路,动静之间其实遵循同一道理。
世间万物有时静止有时流动,我希望能一起理解这个道理。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邓有功的《送曾子华游赣》,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志向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寄托和高尚的情操。
“丈夫达有遇,出令走千里。”这两句点出了被送别者的豪迈气概和远行的决心。丈夫意指伟大、勇猛之士,达有遇则是指品格高尚的人物,能够在遥远的地方得以施展自己的抱负。
“焚香玩太空,宴坐尘不起。”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焚香表示一种洁净和雅致的生活态度,而玩太空则表明对广阔天地的向往;宴坐尘不起,则是对物质世界干扰的超然。
“云胡子曾子,不自乐沂水。”这里提及了历史上的豪杰,如云、胡等人,他们或许不会沉迷于一时之乐,诗人以此比喻被送别者不为世俗所羁绊。
“风烟挟两袖,足跟尚芒履。”这两句写出了诗人的淡泊与超脱。风烟挟两袖形象化地表达了诗人对外界的无牵无挂,而足跟尚芒履则是说尽管生活中有许多磨难和困顿,诗人的脚步依然坚定。
“持被直承明,三省良未已。”这两句显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光明与正义的向往。持被指的是保持纯洁无瑕,直承明则是直接面对和追求光明;三省则是在反复思考中寻找更高层次的美好。
“观君气如虹,接淅亦可美。”这两句赞扬了被送别者的气度,如同彩虹般壮丽,而他们所到之处,也能使环境变得更加美好。
“昔年子长游,落笔妙信史。”这两句回忆起往年的游历和书写,落笔即成佳作,是对友人才华的赞赏。
“三苏出岷峨,文章仰欧子。”这里提到了历史上的文学大家,如苏洵、苏轼、苏辙,他们的文章如同岷山之巍峨,是难以企及的高峰。仰欧子则是对友人的文采表示敬仰。
“此行崆峒岭,万事宁足侈。”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友人此次旅行的期望。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希望万事都能顺利无阻。
“郁孤有奇观,佳句公摩洗。”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独特感受和审美。郁孤指的是一种独特而深沉的情感,而佳句公摩洗则是说这些情感可以通过佳句来释放和净化。
“予生事斗室,出若畏澜蠡。”这两句写出了诗人面对生活的态度。在狭窄的空间里,仍然能够保持不屈不饶的精神状态,如同畏惧澜蠡(水中的怪物)一般,表明了诗人的勇敢和坚韧。
“长安歌狭邪,神鼎铸螭魅。”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超然世俗的生活情景。长安歌指的是在繁华都市中依旧能保持清净的状态,而神鼎铸螭魅则是比喻心灵世界中的纯洁和神秘。
“穷通匪同途,动静实一理。”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待世事的哲学。无论是贫穷还是成功,都不是衡量人的唯一标准;在动与静之间,也有一致的道理可寻。
“时止复时行,愿与参此义。”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友人的期许。在时间的流转中,有时候停止,有时候前行,希望能够与被送别者共同体会这种对待世事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