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浣溪沙(其七)赏析

浣溪沙(其七)

元末明初 · 邵亨贞
折得幽花见似人。
沈吟无语不胜春。
采香径里袜生尘。
浓绿正迷湘北渚,软红不入宋东邻。
一春幽恨几回新。

词语解释

北渚的意思:北面的水涯。《楚辞·九歌·湘君》:“鼂骋騖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 王逸 注:“渚,水涯也。” 汉 张衡 《南都赋》:“尔乃抚轻舟兮浮清池,乱北渚兮揭南涯。” 南朝 梁 江淹 《王徵君养疾》诗:“北渚有帝子,荡瀁不可期。” 宋 陆游 《北渚》诗:“北渚露浓苹叶老,南塘雨过藕花稀。”...

不胜的意思:[释义](1) (动)承担不了;不能忍受。 (2) (动)表示不能做或做不完(前后重复同一动词):防不胜防。 (3) (副)非常;十分(用于感情方面)。 [构成]偏正式:不〔胜 [例句]体力不胜。(作谓语)防不胜防。(作状语)不胜荣幸。(作状语)...

东邻的意思:(1).东边的邻居。《易·既济》:“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禴祭,实受其福。”《后汉书·刘赵淳于江传序》:“言以义养,则 仲由 之菽,甘于东邻之牲。” 唐 元结 《漫问相里黄州》诗:“东邻有渔父,西邻有山僧。” 叶圣陶 《穷愁》:“赌窟既破,全市喧传,群来聚视博徒何如人…… 阿松 东邻子 金荣 与焉。”(2). 战国 楚 宋玉 《登徒子好色赋》:“ 楚国 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后因以“东邻”指美女。 唐 李白 《效古》诗之二:“自古有秀色, 西施 与东邻。” 五代 阎选 《...

软红的意思:亦作“輭红”。1.犹言软红尘。谓繁华热闹。 宋 苏轼 《次韵蒋颖叔钱穆父从驾景灵宫》之一:“半白不羞垂领髮,软红犹恋属车尘。”自注:“前辈戏语,有 西湖 风月,不如东华软红香土。” 宋 高观国 《烛影摇红》词:“行乐京华,软红不断香尘喷。” 清 厉鹗 《夏日田园杂兴》诗:“无事牵牛著凉处,輭红十丈自然遥。” 清 龚自珍 《长相思》词序:“软红十丈中,尘福易易,恐践此约大难。”(2).柔和的红色。 宋 杨万里 《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绝句》:“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沈吟的意思:亦作“沉吟”。1.深思。《古诗十九首·东城高且长》:“驰情整中带,沉吟聊躑躅。” 宋 秦观 《满园花》词:“一向沉吟久,泪珠盈襟袖。” 杨朔 《海罗杉》:“这段史实, 邹文楷 老人家说得那么清晰,那么动心,听了,使人沉吟回味,久久不能忘怀。”(2).谓深深的思念。 三国 魏 曹操 《短歌行》之一:“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宋 姜夔 《鹧鸪天·元夕有所梦》词:“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3).迟疑,犹豫。《后汉书·隗嚣传》:“ 邯 得书,沉吟十餘日,乃谢士众,归命 洛阳 。”《晋书·刘曜载...

生尘的意思:(1).沾上尘埃。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陵波微步,罗韈生尘。” 宋 柳永 《荔支香》词:“缓步罗袜生尘,来绕琼筵看。”《警世通言·钱舍人题诗燕子楼》:“天下无事日久,兵甲生尘。”(2).形容中空无物。《东观汉记·范冉传》:“有时粮粒尽,穷居自若,言貌无改,閭里歌之曰:‘甑中生尘 范史云 ,釜中生鱼 范莱芜 。’” 金 元好问 《真味斋》诗:“麄饭寒虀老此身,高人那计甑生尘。”(3).谓生鄙吝的尘想。 金 元好问 《送诗人秦略简夫归苏坟别业》诗:“三月不见君,渴心欲生尘。”参见“ 生鄙 ...

无语的意思:(1).没有话语;没有说话。 唐 任翻 《惜花》诗:“无语与花别,细看枝上红。” 宋 苏轼 《惠山谒钱道人登绝顶望太湖》诗:“ 孙登 无语空归去,半岭松声万壑传。”(2).形容寂静无声。 唐 崔涯 《黄蜀葵》诗:“独立悄无语,清愁人詎知?” 金 元好问 《寄答赵宜之兼简溪南诗老》诗:“黄菊有情留小饮,青灯无语伴微吟。”...

香径的意思:亦作“ 香逕 ”。1.花间小路,或指落花满地的小径。 唐 戴叔伦 《游少林寺》诗:“石龕苔蘚积,香径白云深。” 宋 晏殊 《浣溪沙》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2). 苏州 胜迹 采香径 的省称。 采香径 为 香山 旁的小溪, 春秋 时 吴王 种香于 香山 ,使美人泛舟于溪以采香。 唐 白居易 《题灵岩寺》诗:“ 娃宫 屐廊 寻已倾, 砚池 香径 又欲平。” 宋 柳永 《双声子》词:“ 夫差 旧国, 香径 没、徒有荒丘。” 元 张翥 《忆姑苏》诗:“臺上麋游 香...

幽恨的意思:深藏于心中的怨恨。 唐 元稹 《楚歌》之十:“各自埋幽恨,江流终宛然。” 清 龚自珍 《漫感》诗:“絶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 郭沫若 《瓶》诗第一首:“一日的梦游,幻成了终天的幽恨。”...

采香径的意思:古迹名。在 江苏省 苏州市 西南 灵岩山 前。 唐 刘禹锡 《馆娃宫》诗:“唯餘 采香径 ,一带绕山斜。”亦作“ 采香逕 ”、“ 采香涇 ”。 宋 范成大 《吴郡志·古迹一》:“ 采香逕 ,在 香山 之傍小溪也。 吴王 种香於 香山 ,使美人泛舟於溪以采香。今自 灵巖山 望之,一水直如矢,故俗又名 箭涇 。” 宋 姜夔 《庆宫春》词:“ 采香涇 里春寒,老子婆娑,自歌谁答!” 清 顾文彬 《哭三子承》诗之二二:“ 胥 乡遥指 采香涇 ,一櫂蒓波渡 洞庭 。” 清 徐松 张大纯 《百城烟水·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