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烛话巴雨
宋 · 林希逸
不负西窗约,相逢剪烛花。
惊心如一梦,对雨话三巴。
蜡烬愁频落,关云叹旧遮。
昔曾留剑外,今却指天涯。
江远谈何剧,风摇影屡斜。
从今须惜别,邀月醉流霞。
惊心如一梦,对雨话三巴。
蜡烬愁频落,关云叹旧遮。
昔曾留剑外,今却指天涯。
江远谈何剧,风摇影屡斜。
从今须惜别,邀月醉流霞。
鉴赏
这首诗《剪烛话巴雨》是宋代诗人林希逸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与友人相聚的温馨场景以及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
首联“不负西窗约,相逢剪烛花”,开篇即点明了诗人与友人相约在西窗下,共剪烛花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浪漫的氛围。剪烛花,不仅象征着相聚的喜悦,也暗含着时光的流逝。
颔联“惊心如一梦,对雨话三巴”,转而表达对相聚时光短暂、如同梦境般的感慨。对雨话三巴,则是说两人在雨中交谈,谈论着各自经历的往事,充满了深情厚谊。
颈联“蜡烬愁频落,关云叹旧遮”,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蜡烛燃尽,愁绪纷飞,关山云雾,感叹往日的遮蔽,既有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也有对时光易逝、人事变迁的无奈。
尾联“昔曾留剑外,今却指天涯”、“从今须惜别,邀月醉流霞”,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期许。诗人回忆起曾经在剑门外留下足迹的日子,如今却要指向遥远的天涯,预示着离别的即将到来。最后,诗人希望即使分别,也能像邀月同饮流霞那样,保持心灵的相通与美好。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温馨与离别时的不舍,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无常、时光易逝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