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多令 有作二首(其一)
谁信道、偶尔相侔?人去人来留不住,算只有,泪能留。
惆怅水渟浏,凄凉镜惋幽。
长见得、那夜双眸。
夜夜层衾无避处,凭旧梦,砌新愁。
词语解释
避处的意思:避世隐居。《封神演义》第二四回:“吾看破世情,却了名利,去了家私,弃了妻子,离爱欲是非之门,抛红尘之径,避处深林。”...
不住的意思:(1).不停;不断。 南朝 梁 沉约 《千佛颂》:“不常不住,非今非昔。” 唐 李白 《早发白帝城》诗:“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宋 岳飞 《小重山》词:“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茅盾 《小巫》:“ 菱姐 看见老爷脸上有点喜色,不住的点头。”(2).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目的没有实现。 鲁迅 《故事新编·补天》:“﹝伊﹞疑心这东西就白薯似的原在泥土里,禁不住很诧异了。” 艾蕉 《雨》:“母亲忍不住了,连忙帮女儿脱下了湿衣。”...
长见的意思:远见。《吕氏春秋·长见》:“智所以相过,以其长见与短见也。” 高诱 注:“长,远也。”《宋书·颜延之传》:“是短算所出,而非长见所上。”...
惆怅的意思:◎ 惆怅 chóuchàng[melancholy] 伤感;愁闷;失意羁旅而无友生,惘怅兮而私自怜。——《楚辞·九辩》惆怅人亡书亦绝,后人无复见《青囊》!——《三国演义》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见得的意思:[释义](动)看出来,能确定(只用于否定式或疑问式)。 [构成]动补式:见〈得 [例句]怎么见得他来不了?(作谓语)...
偶尔的意思:[释义](1) (2) (副)间或;有时候(表示情况不是经常出现)。他常常写小说;偶尔也写写散文。(作状语) (3) (形)偶然发生的事。偶尔的事。(作定语) [反义]常常、经常、一贯...
凄凉的意思:[释义](1) (形)寂寞冷落;凄惨(多用于形容环境或景物)。深秋时人们常有一种凄凉的感觉。(作定语) (2) (形)悲伤。眼神凄凉。(作谓语) [构成]并列式:凄+凉...
双眸的意思:两颗眼珠。 南朝 宋 谢惠连 《自箴》:“气之清明,双眸善识。” 宋 王禹偁 《月波楼咏怀》:“ 武昌 地如掌,天末入双眸。”《儒林外史》第三三回:“ 杜少卿 看那先生,细瘦,通眉长爪,双眸烱烱,知他不是庸流。”...
微语的意思:(1).犹微辞。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一·高司寇诗》:“旷怀久矣推先辈,微语还堪悟后贤。”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张文和之才》:“ 鄂公 有所过失,公必以微语讥讽,使 鄂公 无以自容。”参见“ 微辞 ”。(2).细语。 冯雪峰 《雪峰寓言·鸩、鹯及鸟儿们和森林》:“鸟儿们睡得非常熟,但也听到了森林的微语。”...
相侔的意思:亦作“ 相牟 ”。相等;同样。 隋 江总 《摄山栖霞寺碑》:“地祇来格,天众追游。五时无爽,七处相牟。” 宋 王禹偁 《黑裘》诗:“ 晏婴 三十年,庶几跡相侔。”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三坟补逸下》:“﹝《周书》﹞至《大匡》以后,章首率有序,词气儼与《誥》《誓》相侔。” 许地山 《狐仙》:“若娶一个知识与我不相侔的女子,她对我底事业,只能赞叹,不能参议,那么,对于家庭生活上自然要少了许多纷争。”...
新愁的意思:新添的忧愁。 南朝 梁 鲍泉 《奉和湘东王春日诗》:“新枝虽可结,新愁詎解颜。” 唐 薛能 《一叶落》诗:“客心空自比,谁肯问新愁。” 元 倪瓒 《寄朱府判》诗:“尊前旧恨多年积,枕上新愁何处生?” 明 夏完淳 《一斛珠》词:“新愁不许春山鬭。酒醒荷香,昨夜相思透。”...
信道的意思:(1).信奉正道。《论语·子张》:“执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为有,焉能为亡!”《孔子家语·五仪解》:“篤行信道,自强不息。”(2).知道;料知。 宋 柳永 《瑞鹧鸪》词:“须信道,缘情寄意,别有知音。” 元 无名氏 《连环计》第四折:“方信道天网自恢恢,业重祸相随。”《古今小说·史弘肇龙虎君臣会》:“你好羞人,兀自有那面颜来讨钱!你信道我和酒也没,索性请你喫一顿拳踢去了。”(3).犹言果然是。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一箇是一方长老,一箇是一代名儒。俗谈没半句,那一和者也之乎。信道:‘若...
夜夜的意思:◎ 夜夜 yèyè(1) [every night] 每夜他和祖母夏天夜夜在这里纳凉夜夜达五更。——《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2) 又夜夜不得息。...
只有的意思:◎ 只有 zhǐyǒu(1) [only]∶表示必需的条件,下文常用“才”、“方”呼应只有依靠群众,才能做好普查工作(2) [alone]∶唯有;仅有只有他知道内情...
谁信道的意思:谁料到。 宋 葛立方 《雨中花·睢阳途中小雨见桃李盛开作》词:“谁信道,佳声著处,肌润香匀。” 宋 罗椿 《酹江月·贺杨诚斋》词:“前日登高谁信道,寿酒重浮茱萸。” 元 无名氏 《小孙屠》戏文第十四出:“婆婆听,我拜启:随娘往 东岳 去,谁信道得中途,驀忽娘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