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脚晚行
清 · 田雯
水树色相映,净绿生衣裳。
日薄无倒景,石发有冷光。
前入翠微寺,已过黄花场。
贪行夕忘返,纤月吐东冈。
古髯乔松下,礨礨如北邙。
林昏叫寒鸱,风飕响枯桑。
俯仰今昔人,千载心徬徨。
日薄无倒景,石发有冷光。
前入翠微寺,已过黄花场。
贪行夕忘返,纤月吐东冈。
古髯乔松下,礨礨如北邙。
林昏叫寒鸱,风飕响枯桑。
俯仰今昔人,千载心徬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山脚晚行时的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充满了深邃的意境和哲思。
首句“水树色相映,净绿生衣裳”,以水与树的色彩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片清新脱俗的景象,仿佛是大自然赋予的华美衣裳。接着,“日薄无倒景,石发有冷光”两句,通过夕阳西下,光线逐渐减弱,石面反射出的冷光,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前入翠微寺,已过黄花场”描绘了诗人前行的路径,从翠绿的寺庙到已过的黄花地,既展现了旅途的变换,也隐含着对过往时光的追忆。而“贪行夕忘返,纤月吐东冈”则表达了诗人因沉浸于行走的乐趣而忘记了时间,直到一轮纤细的月亮从东方山冈升起,才意识到夜幕已深。
“古髯乔松下,礨礨如北邙”一句,诗人置身于古松之下,北邙山的意象让人联想到历史的沧桑与生命的轮回。接着,“林昏叫寒鸱,风飕响枯桑”描绘了夜晚森林中的景象,寒鸱的叫声与风吹枯桑的声音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宁静的氛围。
最后,“俯仰今昔人,千载心徬徨”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永恒与瞬间、过去与未来的思考,流露出深深的哲学意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自然与人文关系的深刻洞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