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白云岩晚归道中赏析

白云岩晚归道中

明 · 陈昂
一得高僧论,归途落日中。
鸠筇迎霁月,渔笛唤凉风。
是象渐欲暝,有生能不空。
迷心如可悟,身世付秋蓬。

拼音版原文

gāosēnglùnguīluòzhōng

jiūqióngyíngyuèhuànliángfēng

shìxiàngjiànmíngyǒushēngnéngkōng

xīnshēnshìqiūpéng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陈昂的《白云岩晚归道中》描绘了诗人经历了一场高僧的智慧洗礼后,归途中的所见所感。首句“一得高僧论”,表达了诗人受到深刻启发的心境,暗示了与智者交谈后的顿悟。接下来,“归途落日中”描绘了夕阳西下,诗人踏上归程的画面,渲染出一种宁静而温暖的氛围。

“鸠筇迎霁月,渔笛唤凉风”运用了生动的意象,鸠杖(竹杖)和渔笛,分别象征着僧人的禅杖和渔民的生活,它们在雨过天晴后的月色和凉风中显得尤为和谐,体现了自然与生活的融合。

“是象渐欲暝,有生能不空”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意指随着夜幕降临,万物似乎都在暗示生命的短暂和无常,但诗人在此处提出了疑问:在这样的宇宙法则面前,人生是否还能有所坚守?

最后两句“迷心如可悟,身世付秋蓬”表达了诗人对心灵迷失的反思,如果能领悟到人生的真谛,那么即使面对如秋蓬般飘摇不定的身世,也能坦然接受。整首诗以景寓情,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沉思与超脱。

词语解释

高僧的意思:◎ 高僧 gāosēng[accomplished monk or nun] 道行修炼达到较高水平的僧侣...

高僧的意思:◎ 高僧 gāosēng[accomplished monk or nun] 道行修炼达到较高水平的僧侣...

归途的意思:指回家的路途。...

霁月的意思:明月。 明 何景明 《答潘都谏郊坛见遗之作》诗:“璧坛流霽月,银闕动春星。” 郭沫若 《文艺论集·儿童文学之管见》:“儿童文学当具有秋空霁月一样的澄明,然而决不像一张白纸。”...

凉风的意思:◎ 凉风 liángfēng[cool breeze] 清凉的风凉风掠面...

落日的意思:◎ 落日 luòrì[setting sun] 夕阳...

迷心的意思:(1).使心迷惑。 晋 王嘉 《拾遗记·燕昭王》:“列女成羣,迷心动虑。”《法苑珠林》卷一一二:“此酒能迷心,何用復饮酒。”《武王伐纣平话》卷上:“若陛下令别人为使命,恐受 西伯侯 金珠好财物迷心。”(2).迷惑的心。《宋书·索虏传》:“如其迷心不悛,窜首巢穴,长围既周,临衝四至,虽欲壶浆厥篚,其可得乎?”《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长者既蒙圣加护,一切迷心尽开悟。”...

能不的意思:(1).犹言而不。《诗·卫风·芄兰》:“虽则佩觿,能不我知!” 马瑞辰 通释:“按能字古读若耐,声与乃相近,而义亦同。能即乃也,乃犹而也。言虽则佩觿,而不我知也。”(2).岂能不。谓不能不。 唐 白居易 《忆江南》词之一:“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緑如蓝,能不忆江南!”同“ 能否 ”。《史记·淮阴侯列传》:“上常从容与 信 言诸将能不,各有差。”...

秋蓬的意思:秋季的蓬草。因已干枯,易随风飘飞,故亦以喻飘泊不定。《晏子春秋·杂上二十》:“譬之犹秋蓬也,孤其根而美枝叶,秋风一至,僨且揭矣。” 汉 桓宽 《盐铁论·非鞅》:“譬若秋蓬被霜,遭风则零落,虽有十 子产 如之何?” 唐 韩愈 《赠族侄》诗:“作书献云闕,辞家逐秋蓬。” 金 元好问 《南关》诗:“风里秋蓬不自由,一生几度过 隆州 。”...

日中的意思:◎ 日中 rìzhōng[midday] 日头正当午;中午趁早凉便行,日中热时便歇。——《水浒传》...

身世的意思:[释义](名)长期的境遇(多指不幸的)。 [构成]偏正式:身(世 [例句]身世凄凉。(作主语)[同音]绅士...

一得的意思:◎ 一得 yīdé[minor success] 一点收获。得,收获、心得,名词。《史记·淮阴侯列传》:“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虑,思考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清·刘开《问说》...

有生的意思:◎ 有生 yǒushēng[human being] 有生命者,指人类有生之初。——清· 黄宗羲《原君》...

渔笛的意思:渔人的笛声。 唐 杜牧 《登九峰楼》诗:“牛歌渔笛山月上,鷺渚鶖梁溪日斜。” 宋 柳永 《六幺令》词:“波声渔笛,惊回好梦,梦里欲归归不得。” 清 江昱 《旧县》诗:“瑟瑟微风发,沙头渔笛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