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石榴(其七)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才看绛采满繁茎,已望天浆一雪酲。
烽燧每教人巧笑,冰霜难夺尔孤荣。
朱房荐处蒲萄让,素粒开时小凤争。
华实有谁能并丽,为君裁赋答奇生。
烽燧每教人巧笑,冰霜难夺尔孤荣。
朱房荐处蒲萄让,素粒开时小凤争。
华实有谁能并丽,为君裁赋答奇生。
鉴赏
此诗《红石榴(其七)》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诗中以红石榴为题,描绘了石榴花与果实的美丽与独特之处。
首句“才看绛采满繁茎”,描绘了石榴花盛开的景象,花朵色彩鲜艳,覆盖在繁茂的枝条上,展现出一种热烈而生动的生命力。接着,“已望天浆一雪酲”一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石榴花比作天上的甘露,能够解去人们心中的愁苦,表达了诗人对石榴花美好寓意的赞美。
“烽燧每教人巧笑,冰霜难夺尔孤荣”两句,通过烽火和冰霜的对比,强调了石榴花即使在恶劣环境下也能保持其独特的美丽与尊严,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同时,也暗示了石榴花能给人带来欢乐与希望,如同烽火传递的信息一样,能够鼓舞人心。
“朱房荐处蒲萄让,素粒开时小凤争”则进一步展示了石榴花与果实的非凡魅力。诗人将石榴花与葡萄相比较,突出了石榴花的鲜艳与独特;同时,以“小凤争”形象地描绘了石榴果实成熟时的热闹场景,仿佛是小凤凰在争夺美味的果实,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最后,“华实有谁能并丽,为君裁赋答奇生”表达了诗人对石榴花与果实的赞美之情,认为它们的美丽无人能及,并且愿意为此创作诗歌来表达对这种奇特生命的敬意与感激。
整首诗通过对石榴花与果实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生命力,还蕴含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赞美,以及对坚韧不拔精神的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