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昌乐
民情固洽初来日,兵气终悲乍见人。
钜鹿郡连来羽檄,穆陵关近起烽尘。
携家避地头俱白,寇至更堪消息真。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戴良所作的《次昌乐》诗,描绘了战乱时期人民流离失所、生活困苦的场景,以及诗人对时局的深切忧虑和对百姓疾苦的同情。
首联“世乱何从托此身,荒城牢落偶相亲”,开篇即点明主题,世道混乱,诗人难以找到安身之所,只能在荒凉的城中与偶然相遇的人为伴。这里通过“世乱”、“荒城”、“牢落”等词,营造出一种凄凉、无助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动荡时代的无奈和痛苦。
颔联“民情固洽初来日,兵气终悲乍见人”,进一步揭示了战乱给民众带来的影响。初到此地时,人们之间的关系尚且和谐融洽,但随着战争的爆发,这种和谐被无情打破,人们见面时都充满了悲伤和恐惧。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战前后的社会变化,以及战争对人心的深刻影响。
颈联“钜鹿郡连来羽檄,穆陵关近起烽尘”,描述了战事的紧迫和激烈。钜鹿郡不断传来紧急军报,穆陵关附近烽烟四起,战火蔓延。这里运用了“羽檄”(古代紧急文书)和“烽尘”(烽火和尘土),形象地表现了战争的紧张局势和破坏力。
尾联“携家避地头俱白,寇至更堪消息真”,诗人与家人为了躲避战乱,不得不离开家园,两鬓斑白。当敌人真的到来时,他们更加担心和害怕。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深深忧虑,以及对战乱给家庭带来苦难的感慨。
整首诗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战乱时期人民的苦难生活和诗人内心的忧国忧民之情,具有强烈的社会现实意义和人文关怀。
词语解释
避地的意思:亦作“ 避墬 ”。1.谓迁地以避灾祸。《汉书·叙传上》:“ 始皇 之末, 班壹 避墬於 楼烦 ,致马牛羊数千羣。”《汉书·叙传上》:“﹝ 班彪 ﹞知 隗嚣 终不寤,乃避墬於 河西 。” 颜师古 注:“墬,古地字。”《后汉书·东夷传·濊》:“ 汉 初大乱, 燕 、 齐 、 赵 人往避地者数万口。”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六:“初, 粲 与族兄 凯 避地 荆州 ,依 刘表 。” 宋 文天祥 《指南后录·东海集序》:“自丧乱后,友人挈家避地。” 清 姚椿 《<乔处士遗集>序》:“尝避地至吾郡,交几社诸人。...
兵气的意思:(1).战争的气氛。《汉书·燕剌王刘旦传》:“谋事不成,妖详数见,兵气且至,奈何?” 唐 王昌龄 《宿灞上寄侍御王与弟》诗:“昨闻羽书飞,兵气连朔塞。” 明 李东阳 《风雨叹》诗:“ 潼关 以西兵气多,芦笳吹尘尘满 河 。” 清 曹寅 《十三夜南楼看月》诗:“直北再瞻兵气劲,龙沙早雪是今年。”(2).士气。 唐 杜甫 《新婚别》诗:“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唐 杜甫 《喜闻官军已临贼境二十韵》:“兵气回飞鸟,威声没巨鼇。” 仇兆鳌 注:“兵气二句,言军势之振。” 溥伟 《让国御前会议日记》:...
初来的意思:(1).新来,刚来。 唐 沉佺期 《人日重宴大明宫赐綵缕人胜应制》诗:“山鸟初来犹怯囀,林花未发已偷新。” 唐 李商隐 《蝶》诗之一:“初来小苑中,稍与璅闈通。”(2).原来,本来。《朱子语类》卷三三:“ 齐 鲁 初来气象已自不同,看 太公 自是与 周公 别。”...
地头的意思:[释义](1) (名)(地头儿)田地的边上。地头上坐着许多农民。(作主语) (2) (名)〈方〉目的地。马上到地头。(作宾语) (3) (名)〈方〉(地头儿)本地方;当地。你熟悉地头情况吧。(作定语) (4) (名)(地头儿)书页下端的空白处。也叫地脚。 [构成]偏正式:地(头...
烽尘的意思:烽火和烟尘。借指战乱。 元 宫天挺 《范张鸡黍》第一折:“想 高皇 ,想 高皇 ,本亭长,区区 泗水 滨。将诸侯,西入 秦 ,不五年,扫清四海絶烽尘。” 明 高启 《与刘将军杜文学晚登西城》诗:“相期俱努力,天地正烽尘。”《西湖佳话·三台梦迹》:“今天下承平日久,耳不闻兵戈铁马之声,目不观烟火烽尘之警。”...
何从的意思:(1).犹怎么办。多用于对问题的抉择。《史记·大宛列传》:“﹝ 宛 贵人﹞约曰:‘ 汉 毋攻我。我尽出善马,恣所取,而给 汉 军食。即不听,我尽杀善马,而 康居 之救且至…… 汉 军熟计之,何从?’”(2).从何处,从哪儿。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然经怪此意,尚未熟悉於足下,何从便得之也?” 金 王若虚 《论语辨惑四》:“不知仕之所以见理明白,灼知千古治乱者,何从而得之?” 鲁迅 《书信集·致曹聚仁》:“ 中国 文字如此之难,工农何从看起?”(3).犹何尝,何曾。《白雪遗音·马头调·...
见人的意思:(1).中人,见证人。 元 武汉臣 《老生儿》第二折:“你要借钱,我问你要三箇人,要一箇保人,要一箇见人,要一箇立文书人。” 元 无名氏 《碧桃花》第四折:“只是其间委曲,怎生得箇明白的见人可也好那。”《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三:“特请亲家到来,做个见人,与我每画个字儿。”(2).谓与人相见。《红楼梦》第四六回:“还这么闹起来,怎么见人呢?”...
钜鹿的意思:(1).古湖泽名。在今 河北省 巨鹿县 北。又称 广阿泽 。《吕氏春秋·有始》:“何谓九藪? 吴 之 具区 , 楚 之 云梦 …… 赵 之 鉅鹿 。” 高诱 注:“ 广阿泽 也。” 毕沅 校正引《尔雅》“ 晋 有 大陆 ” 郭璞 注:“今 鉅鹿 北 广阿泽 是也。”(2). 秦 代县名。 项羽 破 秦 军处,在今 河北省 平乡县 。《史记·项羽本纪》:“诸侯军救 鉅鹿 下者十餘壁,莫敢纵兵。及 楚 击 秦 ,诸将皆作壁上观。”(3).郡名。 秦 置, 汉 因之。 唐 名 邢州 ,其地约当今 河北省 南自 ...
来日的意思:◎ 来日 láirì(1) [the future;days to come]∶将来的日子;未来来日方长(2) [next day]∶第二天来日早朝...
牢落的意思:(1).犹寥落。稀疏零落貌;零落荒芜貌。《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牢落陆离,烂熳远迁。” 李善 注:“牢落陆离,羣奔走也。牢落,犹辽落也。” 晋 左思 《魏都赋》:“ 伊 洛 榛旷, 崤 函 荒芜, 临菑 牢落, 鄢 郢 丘墟。” 唐 韩愈 《天星送杨凝郎中贺正》诗:“天星牢落鸡喔咿,僕夫起餐车载脂。” 唐 罗邺 《仆射陂晚望》诗:“田园牢落东归晚,道路辛勤北去长。” 清 李重华 《拟魏武帝纪行》:“ 秦 原莽牢落,空舍无炊烟。”(2).孤寂;无聊。 晋 陆机 《文赋》:“心牢落而无...
民情的意思:[释义](1) (名)人民的生产活动、风俗习惯等情况。 (2) (名)指人民的心情、愿望等。 [构成]偏正式:民(情 [例句]他很熟悉民情。(作宾语)...
相亲的意思:◎ 相亲 xiāngqīn(1) [be deeply attached to each other]∶互相亲爱;相亲近(2) [have a traditional blind date before engagement]∶定亲前家长或本人到对方家相看婚姻对象是否合意...
消息的意思:◎ 消息 xiāoxi(1) [news;information]∶情况报道消息灵通人士(2) [tidings;news]∶音信杳无消息...
羽檄的意思:古代军事文书,插鸟羽以示紧急,必须迅速传递。《史记·韩信卢绾列传》:“ 陈豨 反, 邯郸 以北皆 豨 有,吾以羽檄徵天下兵,未有至者,今唯独 邯郸 中兵耳。” 裴駰 集解:“ 魏武帝 《奏事》曰:‘今边有小警,輒露檄插羽,飞羽檄之意也。’推其言,则以鸟羽插檄书,谓之羽檄,取其急速若飞鸟也。” 晋 左思 《咏史》之一:“边城苦鸣鏑,羽檄飞京都。”《儒林外史》第八回:“ 王太守 接了羽檄文书,星速赴南 赣 到任。” 郁达夫 《庚辰元日闻南宁捷报醉胡社长宅和益吾老岁晚感怀原韵》:“羽檄连翩至,愁怀次第开。”...
乍见的意思:(1).忽然看见;猛一见。《孟子·公孙丑上》:“今人乍见孺子将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隐之心。” 朱熹 集注:“乍,犹忽也。” 北齐 祖珽 《望海》诗:“时看远鸿度,乍见惊鸥起。” 宋 周邦彦 《留客住》词:“乍见花红柳緑,处处林茂。又覩霜篱畔,菊散餘香,看看又还秋暮。” 明 万寿祺 《昆陵刘大过访草堂信宿遂别》诗:“乍见忽惊毛髮老,相看独有雪霜悬。”(2).初次看见。《小五义》第二六回:“刚到山上,初逢乍见,他就要探探我的学问深浅,才干如何。”突然而短暂地出现。 晋 木华 《海赋》:“天吴乍见而髣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