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杨弘中药室赏析

杨弘中药室

元末明初 · 刘永之
秉志慕冲澹,息迹在丘园。
閒庭遍芳草,高窗见远山。
采苓陟松径,煮术散榆烟。
董生垂往躅,嵇子有遗编。
神宇谢氛浊,天倪谅斯全。
惟当振尘服,与子共清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志趣高雅的诗人,远离尘嚣,隐居于山林之中,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淡泊。他漫步在芳草遍地的闲庭,透过高窗眺望远处的山峦,生活简单而充满诗意。诗中提到采苓、登松径、煮术等自然活动,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也暗示了他对中药的了解和兴趣。通过引用董生和嵇子的故事,进一步丰富了诗的内涵,表达了对古代智者的敬仰之情。最后,诗人表达了希望与知音共话清言的心愿,体现了深厚的人文情怀。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清新,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词语解释

秉志的意思:犹持志。 唐 皮日休 《九讽·舍慕》:“粤吾秉志兮,洁於瑾瑜。”...

冲澹的意思:见“ 冲淡 ”。...

芳草的意思:(1).香草。 汉 班固 《西都赋》:“竹林果园,芳草甘木。郊野之富,号为近 蜀 。” 后蜀 毛熙震 《浣溪沙》词:“花榭香红烟景迷,满庭芳草緑萋萋。” 明 沉鲸 《双珠记·家门始终》:“万古千愁人自老,春来依旧生芳草。”(2).比喻忠贞或贤德之人。《楚辞·离骚》:“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 王逸 注:“以言往日明智之士,今皆佯愚,狂惑不顾。” 宋 刘攽 《泰州玩芳亭记》:“《楚辞》曰:‘惜吾不及古之人兮,吾谁与玩此芳草?’自诗人比兴,皆以芳草嘉卉为君子美德。”...

氛浊的意思:(1).尘浊之气。《楚辞·刘向<九叹·逢纷>》:“吸精粹而吐氛浊兮,横邪世而不取容。” 王逸 注:“言己吸天地清明之气而吐其尘浊,内洁浄也。” 唐 宋之问 《洞庭湖》诗:“永言洗氛浊,卒岁为清娱。”(2).喻弊端。 明 张居正 《请戒谕群臣疏》:“深烛弊源,亟欲大事芟除,用以廓清氛浊。”...

丘园的意思:(1).家园;乡村。《易·贲》:“六五,賁于丘园,束帛戔戔。” 王肃 注:“失位无应,隐处丘园。” 孔颖达 疏:“丘谓丘墟,园谓园圃。唯草木所生,是质素之所。”后以“丘园”指隐居之处。 汉 蔡邕 《处士圂叔则铭》:“洁耿介於丘园,慕七人之遗风。”《旧唐书·刘黑闼传》:“天下已平,乐在丘园为农夫耳。起兵之事,非所愿也。” 清 方文 《宋遗民咏·刘会孟辰翁》:“羣荐不入官,丘园从所好。”(2).指隐逸。 唐 陈子昂 《申宗人冤狱书》:“臣知其忠,然非是丘园之贤,道德之茂。”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上...

神宇的意思:◎ 神宇 shényǔ(1) [look and bearing;facial appearance]∶神态器宇(2) [temple]∶供神的屋宇;庙宇...

术散的意思:用白术制成的丸散。 宋 叶廷珪 《海录碎事·养生》:“术散除疾,是尔所宜。”...

松径的意思:松间小路。 南朝 梁 刘孝先 《和亡名法师秋夜草堂寺禅房月下》:“洞户临松径,虚窗隐竹丛。” 唐 元结 《登白云亭》诗:“出门见 南山 ,喜逐松径行。” 宋 苏辙 《游锺山》诗:“石梯南下俯城闉,松径东蟠转山谷。”...

天倪的意思:(1).自然的分际。《庄子·齐物论》:“何谓和之以天倪?” 郭象 注:“天倪者,自然之分也。” 南朝 梁 江淹 《翡翠赋》:“远人跡而独立,擥天倪而为儔。” 唐 王维 《座上走笔赠薛璩慕容损》诗:“君徒视人文,吾固和天倪。” 宋 王安石 《出城访无党因宿斋馆》诗:“关外寻君信马蹄,谩成诗句任天倪。”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二:“有时意笔俱化,纯任天倪,竟能略似 坡公 。”(2).犹天边。 唐 高适 《宋中遇林虑杨十七山人因而有别》诗:“遥见 林虑山 ,苍苍戛天倪。” 唐 岑参 《宿铁关西馆》诗...

往躅的意思:犹陈迹。 宋 沉辽 《走笔酬亨甫所示二篇次韵和之》之一:“饮光一衲隐穷谷,不復区区论往躅。”...

遗编的意思:(1).指前人留下的著作。《旧唐书·章怀太子贤传》:“往圣遗编,咸穷壼奥。” 宋 苏辙 《寄题蒲传正学士阆中藏书阁》诗:“更把遗编观得失,君家旧物岂须猜。” 明 黄哲 《过梁昭明太子墓》诗:“遗编軼正雅,旷代殊徽音。” 清 杜濬 《咏史得谢皋》:“所以 晞髮翁 ,遗编灿星斗。”(2).指散佚的典籍。 唐 卢照邻 《乐府杂诗序》:“通儒作相,徵博士於诸侯;中使驱车,访遗编於四海。” 清 戴名世 《<天籁集>序》:“顷余有志於先朝文献,欲勒为一书,所至輒访求遗编,颇畧具。”(3).释卷;放下书籍。 ...

远山的意思:(1).远处的山峰。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临海峤与从弟惠连》诗:“杪秋寻远山,山远行不近。” 唐 白居易 《晚望》诗:“独在高亭上,西南望远山。” 胡鄂公 《北方实录》:“其初也,若新月之腾海,远山之雨霽,若春花之乍放,晓鶯之婉啼。”(2).形容女子秀丽之眉。 唐 崔仲容 《赠歌姬》诗:“皓齿乍分寒玉细,黛眉轻蹙远山微。” 宋 范成大 《次韵陈季陵寺丞求歙石眉子砚》:“宝玩何曾捄枵腹,但爱 文君 远山蹙。”《天雨花》第十九回:“瓜子面儿多俊俏,秋波如画口如樱。两道远山分八字,楚楚身材弱不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