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隐园池亭观物感怀和韵(其十五)
明 · 方献夫
竹下池边怪石多,侵苔长坐自摩挲。
虽然不管人间事,时或难忘击壤歌。
虽然不管人间事,时或难忘击壤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哲思的画面。诗人方献夫在待隐园的池边竹下,面对着怪石丛生的自然景观,独自坐着摩挲,似乎在与这些石头进行心灵的对话。这里的“侵苔长坐”,不仅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沉浸与思考。
“虽然不管人间事”,透露出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他或许远离尘嚣,但并非完全隔绝于世,因为接下来的“时或难忘击壤歌”表明,即使在隐居中,诗人仍然能感受到来自民间的淳朴情感与生活智慧,即“击壤歌”,这是一种源自古代的民谣,象征着人民生活的和谐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转折,表达了诗人既超然物外又不失人间烟火气的情感世界。在自然的怀抱中,诗人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自我反思的空间,同时也保持着对社会、对人性的深刻洞察。这种融合了自然与人文、超脱与入世的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