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窗二首(其一)
清 · 金朝觐
寒窗缩瑟未逢春,积雪都成白屋贫。
且喜素光能映字,不妨冷淡热中人。
且喜素光能映字,不妨冷淡热中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季寒冷环境中,窗前积雪覆盖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静谧的氛围。首句“寒窗缩瑟未逢春”点明了季节特征,通过“缩瑟”二字形象地表现了冬日的寒冷,而“未逢春”则暗示了季节的更替,为下文的转折埋下伏笔。
第二句“积雪都成白屋贫”,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凄凉与简朴。积雪覆盖的景象如同白色的屋宇,但“贫”字却巧妙地点出了这种美中的哀愁,暗示了物质生活的匮乏,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现状的感慨。
接下来,“且喜素光能映字”一句转而表达了一种乐观与豁达的态度。在如此清冷的环境中,诗人却能从“素光”(即雪光)中发现美的存在,并且它还能映照出文字,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美的敏感和欣赏,也暗示了即使在逆境中也能找到心灵的慰藉。
最后一句“不妨冷淡热中人”则表达了诗人对人性的理解与宽容。在寒冷的环境中,人们可能会变得冷漠,但诗人认为这种“冷淡”并不妨碍内心的热情与温暖。这句话既是对人性的一种深刻洞察,也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积极倡导,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保持内心的光明与热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冬日寒窗、积雪、素光等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人生哲学,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有对生活困境的思考,以及对人性温暖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