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畦自适
艺麻在高丘,杂以果与蔬。
春至百草生,趁晴聊荷锄。
筋力岂不劳,芜秽亦已除。
家人会知我,慰以酒满壶。
偶坐斟酌之,日落西山隅。
归来北窗下,我心一事无。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梁兰的《西畦自适》描绘了诗人守拙田园的生活情景。首句“守拙一圃间”表达了诗人选择简单生活,坚守朴素之道的态度。接着,“衡从五亩馀”描述了他的田地规模不大,但足以自给自足。种麻高丘,间植果蔬,显示出农耕生活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春至百草生,趁晴聊荷锄”描绘了春天到来,诗人趁着好天气辛勤耕耘的场景,表现出他的勤劳和对自然的亲近。接下来,通过“筋力岂不劳,芜秽亦已除”,诗人表达了虽然身体劳累,但看到田地整洁,内心感到满足。
“家人会知我,慰以酒满壶”写家人理解诗人的辛劳,以美酒相慰,体现了家庭和睦与亲情的温暖。傍晚时分,“偶坐斟酌之,日落西山隅”,诗人享受着劳动后的宁静,欣赏着夕阳美景。
最后,“归来北窗下,我心一事无”表达了诗人归家后内心的平静与满足,没有世俗纷扰,只有田园生活的宁静和简单。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的温馨画面。
词语解释
百草的意思:各种草类。亦指各种花木。《庄子·庚桑楚》:“夫春气发而百草生,正得秋而万寳成。” 汉 王充 《论衡·幸偶》:“夫百草之类,皆有补益,遭医人採掇,成为良药。”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王微》:“寂歷百草晦,欻吸鵾鷄悲。” 唐 杜甫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岁暮百草零,疾风高冈裂。” 宋 苏轼 《苏州闾丘江君二家雨中饮酒》诗之二:“曾把四絃娱 白傅 ( 白居易 ),敢将百草鬭 吴王 。”...
春至的意思:(1).即春分。《管子·轻重己》:“以冬日至始,数九十二日,谓之春至。”参见“ 春分 ”。(2).春天来到。 唐 李白 《桓公井诗》:“秋来桐暂落,春至桃还发。” 唐 李绅 《柳》诗之一:“人事推移无旧物,年年春至緑垂丝。”...
高丘的意思:(1). 楚国 山名。《楚辞·离骚》:“忽反顾以流涕兮,哀 高丘 之无女。” 王逸 注:“ 楚 有 高丘 之山。女以喻臣。言己虽去,意不能已,犹復顾念 楚国 无有贤臣,心为之悲而流涕也。”一说,泛指高山。见 游国恩 纂义。 唐 杨炯 《西陵峡》诗:“ 楚 都昔全盛, 高丘 烜望 杞 。” 鲁迅 《集外集·湘灵歌》:“ 高丘 寂寞竦中夜,芳荃零落无餘春。”(2).高山。 唐 杨炯 《后周青州刺史齐贞公宇文公神道碑》:“或大泽而康帝图,或高丘而济王业。” 明 朱茂暉 《登高丘而望远海》诗:“吾登高丘,思...
高丘的意思:(1). 楚国 山名。《楚辞·离骚》:“忽反顾以流涕兮,哀 高丘 之无女。” 王逸 注:“ 楚 有 高丘 之山。女以喻臣。言己虽去,意不能已,犹復顾念 楚国 无有贤臣,心为之悲而流涕也。”一说,泛指高山。见 游国恩 纂义。 唐 杨炯 《西陵峡》诗:“ 楚 都昔全盛, 高丘 烜望 杞 。” 鲁迅 《集外集·湘灵歌》:“ 高丘 寂寞竦中夜,芳荃零落无餘春。”(2).高山。 唐 杨炯 《后周青州刺史齐贞公宇文公神道碑》:“或大泽而康帝图,或高丘而济王业。” 明 朱茂暉 《登高丘而望远海》诗:“吾登高丘,思...
归来的意思:◎ 归来 guīlái[return] 返回原来的地方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宋· 张俞《蚕妇》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唐· 杜甫《兵车行》...
衡从的意思:纵横。《诗·齐风·南山》:“蓺麻如之何,衡从其亩。” 宋 范成大 《灵山口》诗:“陵高类登天,斗下剧窥井。衡从十里近,底用许多岭?” 明 高攀龙 《武林游记》:“峰高不逾数十寻,而怪石壁削,若骇豹蹲狮,衡从偃仰,益玩益奇。”...
家人的意思:指亲属、家庭成员。...
筋力的意思:(1).犹体力。《礼记·曲礼上》:“贫者不以货财为礼,老者不以筋力为礼。”《后汉书·独行传·刘茂》:“少孤,独侍母居。家贫,以筋力致养,孝行著於乡里。” 鲁迅 《花边文学·商贾的批评》:“农民省几斗米去出售,工人用筋力去换钱。”(2).方言。指食物等的韧性。如:绿豆粉皮的筋力大。如:这种纸有筋力。筋骨之力。 汉 王充 《论衡·物势》:“夫物之相胜,或以觔力,或以气势,或以巧便。” 元 秦简夫 《赵礼让肥》第一折:“母亲也年纪高,觔力乏。”...
偶坐的意思:(1).陪坐。《礼记·曲礼上》:“偶坐不辞。” 郑玄 注:“偶,配也。” 陈澔 集说:“因其有宾而己亦偶配於坐,亦以此席不专为己设,故不辞也。”(2).相对而坐;同坐。 南朝 宋 颜延之 《夏夜呈从兄散骑车长沙》诗:“独静闕偶坐,临堂对星分。” 李善 注引 贾逵 《国语注》:“偶,对也。” 唐 杜甫 《题李尊师松树障子歌》:“松下丈人巾屨同,偶坐似是 商山 翁。”《太平广记》卷三八六引《稽神录·赵某妻》:“堂上一緑衣、一白衣偶坐。”偶而小坐。 唐 贺知章 《题袁氏别业》诗:“主人不相识,偶坐为林泉...
岂不的意思:◎ 岂不 qǐbù[wouldn’t it result in] 难道不…?怎么不…?岂不容易?...
日落的意思:◎ 日落 rìluò[sunset] 太阳西沉...
山隅的意思:亦作“ 山嵎 ”。山角;山曲。 汉 司马相如 《美人赋》:“防火水中,避溺山隅。”《文选·曹植<洛神赋>》:“微幽兰之芳蔼,步踟蹰於山隅。” 张铣 注:“徐步徘徊於山之隅角。” 清 侯方域 《宦官论》:“昔西山之狐往见南山之虎,曰:‘子跋踄林薄之间,日一得食,何其惫也!诚能假我以皮毛与牙爪,子安坐山嵎之中,而饮食不乏。’”...
守拙的意思:◎ 守拙 shǒuzhuō[be honest ond poor] 封建士大夫自诩清高,不做官,清贫自守,叫守拙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芜秽的意思:◎ 芜秽 wúhuì[overgrown with weeds;be unattended] 田亩久不加耕耘,致使杂草蔓生。即“荒废”荒凉芜秽...
西山的意思:(1).西方的山。《易·随》:“王用享于西山。”引申为日入处。 汉 王粲 《从军诗》之三:“白日半西山,桑梓有餘暉。”《文选·李密<陈情事表>》:“但以 刘 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李善 注引 扬雄 《反骚》:“临 汨罗 而自陨兮,恐日薄於西山。”(2).山名。指 首阳山 。在今 山西省 永济县 南。相传 伯夷 、 叔齐 隐居于此。 晋 陆机 《演连珠》之四八:“是以吞纵之彊不能反蹈海之志,漂櫓之威不能降 西山 之节。”参见“ 西山饿夫 ”。(3).山名。在 江西省 新建县 西,一名 南昌山 ,即...
一事的意思:(1).一件事。《淮南子·缪称训》:“察於一事,通於一伎者,中人也。” 南朝 梁 萧统 《文选序》:“若其纪一事,咏一物,风云草木之兴,鱼虫禽兽之流,推而广之,不可胜载矣。” 宋 陈亮 《上孝宗皇帝第一书》:“纲纪总摄,法令明备,郡县不得以一事自专也。” 清 郑燮 《赠博也上人书》诗:“独有老僧无一事,水禽沙鸟听关关。”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十三段:“不经一事,不长一智。”(2).同一件事;同一类事。《公羊传·僖公元年》:“此一事也,曷为復言 齐 师、 宋 师、 曹 师?不復言师,则无以知其为一...
斟酌的意思:◎ 斟酌 zhēnzhuó(1) [qualify; consider; deliberate]∶反复考虑以后决定取舍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矣。——《国语·周语上》再三斟酌(2) [pour]∶往杯盏里倒酒供饮用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陶潜《移居》独自斟酌...
知我的意思:(1).深切了解我。《诗·王风·黍离》:“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史记·管晏列传》:“ 管仲 曰:‘吾始困时,尝与 鲍叔 贾,分财利多自与, 鲍叔 不以我为贪……生我者父母,知我者 鲍子 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王长史 云:‘ 刘尹 知我,胜我自知。’” 宋 苏轼 《观鱼台》诗:“若信万殊归一理,子今知我我知鱼。”(2).器重我。《史记·刺客列传》:“﹝ 豫让 ﹞去而事 智伯 , 智伯 尊宠之……﹝ 豫让 ﹞曰:‘嗟呼!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説己者容。今 智...
日落西山的意思:比喻人事已过,事物已衰败或走向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