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谈命周从龙
宋 · 杨万里
周子囊萤初学儒,学儒不就学星书。
五丸玉李无逃处,折得今年锥也无。
五丸玉李无逃处,折得今年锥也无。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周子:诗人自指或者他人名。囊萤:古代儿童利用萤火虫微光夜读。
儒:儒家学说。
就:成功,达到目的。
星书:天文学或占星术的书籍。
五丸玉李:形容珍贵的李子,可能象征学问或知识。
无逃处:没有逃避的地方,无法逃脱。
锥:这里比喻努力和决心,像锥子一样锐利。
也无:同样没有。
翻译
周子小时候开始用萤火虫照明学习儒家经典学习儒家未果,又转而研究天文书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杨万里创作的,名为《送谈命周从龙》。诗中的意境和语言都极富表现力,下面我将对其进行鉴赏。
首句“周子囊萤初学儒”,通过“囊萤”形象化地表达了学习的艰辛和不易,周子作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学问如同萤火虫一样微小而又闪烁着光芒。这里强调的是儒学的困难和深邃。
“学儒不就学星书”则进一步描绘了儒学与占星术的区别,表明儒家重视道德修养,不像星象之学那样追求对自然现象的预测。诗人通过这种比较,强调了儒学的价值和重要性。
“五丸玉李无逃处”中的“五丸玉”可能是指某种珍贵物品或比喻知识的宝贵,而“李”则可能是指人物或事物的名字。这里的“无逃处”暗示了无论多么珍贵或重要,都无法避免命运的安排。
最后一句“折得今年锥也无”,诗人用锥子形象化地表达了时间的不可逆转和岁月的消逝。即便是锥子这样坚硬锋利的工具,也无法对抗时光的流逝,更加强调了珍惜时日、努力学习的主题。
整首诗通过对比儒家学问与星象之学,以及借助物品和自然景象的隐喻,展现了作者对于知识价值的重视以及面对困难时不屈不挠的精神态度。同时,这也反映出古代士人对于学习和个人修养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