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邻家妇赏析

邻家妇

宋 · 冯山
邻家妇,一贫复一富。
舅姑爱憎苦不常,憎贫爱富多心肠。
富妇初嫁时,身上晔晔生辉光。
舅姑好财不好义,妇道无复较短长。
不如贫妇巧且勤,巧能养家勤养亲。
君不见古来烈女传,往往多是贫中人。
邻家妇,一为乌,一为鸮,贫妇慈孝富妇骄。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邻居家的两位妇人,揭示了社会中贫富差异对人性和家庭关系的影响。诗人以“邻家妇”为题,巧妙地运用比喻和对比手法,展现了贫富差异下人性的不同表现。

首先,诗中将贫富妇人的命运进行了鲜明的对比。贫妇人以其勤劳和智慧,不仅能够养家糊口,还能照顾亲人,体现了她的慈孝之心。而富妇人则因舅姑的好财而失去了公正和善良,其行为多出于私欲,而非基于道德和亲情。这种对比突出了贫富差异对个人品德和社会伦理的影响。

其次,诗中引用“古来烈女传,往往多是贫中人”的句子,强调了在古代,许多被传颂的烈女事迹往往发生在贫寒之家。这暗示了贫穷可能促使人们展现出更坚韧、更高尚的品质,与富足环境下的行为形成鲜明对照。

最后,诗中的比喻“一为乌,一为鸮”,形象地描绘了贫富妇人性格的差异。乌象征着贫妇的慈孝与勤劳,鸮则代表了富妇的骄横与自私。这种生动的比喻强化了主题,使读者对贫富差异下的不同人性有了更直观的理解。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邻家妇人贫富差异的描绘,深刻探讨了社会经济地位对个体道德品质和社会关系的影响,以及贫穷与美德之间的复杂关系。它不仅反映了宋代社会的某些现实,也具有普遍的人性洞察力,值得我们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