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冯允南倅梓
宋 · 文同
去年父老送督邮,衣上泪痕犹未变。
今年吏民迎别乘,马前欢声挽不断。
梓州城中十万家,家家尽喜见君面。
以君乡里最相近,物态人情素谙练。
况复才力强且明,中理之的无漫箭。
从来府政号少事,今更得君愈清简。
太守李公词掖老,淘汰心源无滓淀。
时携宾从访山寺,惟以高谭侑清宴。
苍崖素壁多自书,是处新诗题欲遍。
君今到彼亦尔为,异日唱酬知几卷。
今年吏民迎别乘,马前欢声挽不断。
梓州城中十万家,家家尽喜见君面。
以君乡里最相近,物态人情素谙练。
况复才力强且明,中理之的无漫箭。
从来府政号少事,今更得君愈清简。
太守李公词掖老,淘汰心源无滓淀。
时携宾从访山寺,惟以高谭侑清宴。
苍崖素壁多自书,是处新诗题欲遍。
君今到彼亦尔为,异日唱酬知几卷。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督邮:地方官员。犹未变:仍然存在。
别乘:迎接的车辆。
挽不断:连续不断。
梓州城中:梓州城内。
君面:你的面容。
乡里:家乡。
素谙练:一向熟悉。
才力:才能。
漫箭:偏差的箭矢。
府政:地方政务。
清简:清廉简约。
词掖老:文坛老手。
滓淀:杂质。
宾从:宾客随从。
高谭:高谈阔论。
自书:自己的书法。
唱酬:互相作诗酬答。
几卷:多少卷。
翻译
去年父老乡亲送督邮,衣上的泪痕还未干。今年官吏百姓迎接你的车驾,马前的欢声笑语不断。
梓州城中十万户人家,家家都欢喜见到你的面庞。
因你家乡与这里最为接近,风俗人情你一向熟悉。
更何况你才能出众又明智,处理政务公正无私无偏颇。
这里向来政事不多,如今有你更显清廉简约。
太守李公是文坛老手,内心剔除杂质,清明如水。
他时常带着宾客探访山寺,只用高谈阔论助兴清宴。
青崖白壁上多是你自己的书法,每个地方的新诗几乎都被你题写。
你如今到了那里,也会如此行事,将来唱和的诗篇不知会有多少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温馨和谐的场景,表达了对官员的赞美之情。从诗中可以看出,去年父老送别督邮时,人们衣上还残留着泪痕,而今朝吏民迎接别离的情景,则是欢声不断,反映了一种喜悦和平静的气氛。
梓州城中的十万家户,每个家庭都对官员的到来感到欣慰,官员的面貌似乎成了人们见到的快乐源泉。诗人提到“以君乡里最相近,物态人情素谙练”,可能是暗示这位官员与当地人民有着深厚的情感联系,同时也懂得如何处理地方事务,能体察民心。
接着,诗人赞扬这位官员的才力强且明晰,没有冗杂之处。府中政务井然有序,更显得清简无为。这位太守李公被形容为词掖老,淘汰心源,无滓无淀,给人一种清净脱俗的印象。
诗人还提到了官员时常携带宾朋到访山寺,只为了高谈阔论。苍崖素壁上多有自书之作,这里似乎成了一处新诗题目的聚集地。最后,诗人希望冯允南倅梓到达那里的情景也如同今日这般美好,并期待将来能够唱和几卷。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对官员的敬仰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是一首颇具深意的送别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