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吴殿丞代州通判赏析

吴殿丞代州通判

宋 · 梅尧臣
举才不避势,必也知其长。
王官诚济济,岂得佐边疆。
代郡实雄要,昔已选帅良。
功名乃欲取,叱驭登太行。

拼音版原文

cáishìzhīcháng

wángguānchéngzuǒbiānjiāng

dàijùnshíxióngyàoxuǎnshuàiliáng

gōngmíngnǎichìdēngtàixíng

注释

举才:选拔人才。
避势:不避权势。
知其长:了解他们的长处。
王官:朝廷官员。
济济:众多。
佐边疆:守边疆。
代郡:地理位置重要的地区。
雄要:重要。
选帅良:选过优秀将领。
功名:功绩和名声。
太行:太行山脉,象征着高远的目标。

翻译

选拔人才不避权势,必须了解他们的长处。
朝廷官员众多能力强,怎能只让他们守边疆。
代郡确实地理位置重要,过去已经选过优秀的将领。
追求功名的人啊,意欲攀登太行山去建功立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吴殿丞代州通判》。诗中表达了对吴殿丞被任命为代州通判的评价和期许。首句“举才不避势”赞扬了选拔人才时不论背景的态度,强调了公正性;“必也知其长”则指出选拔应注重个人才能。接下来提到朝廷官员众多(“王官诚济济”),暗示吴殿丞的能力足以在朝廷内部发挥作用,但诗人认为他更适合更重要的位置——“岂得佐边疆”。

诗人进一步强调代郡地理位置的重要(“代郡实雄要”),认为这是一个战略要地,需要优秀的将领来守卫。诗人回忆过去曾有优秀的人选担任过此职(“昔已选帅良”),暗示吴殿丞如果去代州,应当能延续这种优良传统。最后两句“功名乃欲取,叱驭登太行”寄予厚望,期待吴殿丞能够凭借自己的能力和威望,在边疆建功立业,如同驾驭马匹登上太行山那样豪迈。

总的来说,这首诗赞美了吴殿丞的才能,并鼓励他在更广阔的舞台上施展抱负,体现了对人才的肯定和对边疆治理的重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