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宿归舟赋得落日放船好和张子白韵(其五)
明 · 成鹫
落日放船好,连宵宿钓矶。
渔灯分猎火,弦月接斜晖。
懒性逢时拙,虚名与愿违。
终当灌园去,抱瓮事忘机。
渔灯分猎火,弦月接斜晖。
懒性逢时拙,虚名与愿违。
终当灌园去,抱瓮事忘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夜晚行舟图景。诗人以“落日放船好”开篇,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心情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接着,“连宵宿钓矶”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静谧与孤独,仿佛在诉说着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渔灯分猎火,弦月接斜晖”两句,通过对比和融合两种不同的光源,既展现了夜晚的生动景象,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渔灯与猎火的对比,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也寓意着不同生活状态的映照;而弦月与斜晖的结合,则巧妙地将白天与夜晚的界限模糊,营造出一种时间流逝的美感。
“懒性逢时拙,虚名与愿违”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感受。他自认性格懒散,在恰当的时机显得笨拙,而虚名与内心的愿望相违背,流露出对社会规则和自身局限性的深刻反思。
最后,“终当灌园去,抱瓮事忘机”则是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与决心。他打算回归田园,远离尘嚣,过上简单而自由的生活,追求心灵的平静与满足,体现了对自然与本真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深刻剖析,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的反思,充满了哲理意味和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