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赠醉樵赏析

赠醉樵

明 · 高启
川钓已遭猎,野耕终改图。
不如山中樵,醉卧谁得呼。
采山不采松,松花可为酒。
酒熟谁共斟,木客为我友。
木客已去空石床,举杯向月邀吴刚。
借汝快斧斫大桂,要令四海增清光。
林风吹发寒拥耳,独枕空尊碧岩里。
此时忘却负薪归,猛虎一声惊不起。
世间万事如浮烟,看棋何必逢神仙。
青松化石鹤未返,酒醒又是三千年。

拼音版原文

chuāndiàozāoliègēngzhōnggǎi

shānzhōngqiáozuìshuí

cǎishāncǎisōngsōnghuāwèijiǔ

jiǔshúshuígòngzhēnwèiyǒu

kōngshíchuángbēixiàngyuèyāogāng

jièkuàizhuóguìyàolìnghǎizēngqīngguāng

línfēngchuīhányōngěrzhěnkōngzūnyán

shíwàngquèxīnguīměngshēngjīng

shìjiānwànshìyānkànféngshénxiān

qīngsōnghuàshíwèifǎnjiǔxǐngyòushìsānqiānnián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高启的《赠醉樵》,描绘了一个隐居山中的樵夫生活。首句“川钓已遭猎,野耕终改图”写出了渔猎不再,转而选择山中伐木的生活,暗示了他对尘世纷扰的厌倦。接下来,“不如山中樵,醉卧谁得呼”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干扰的逃避。

“采山不采松,松花可为酒”展现了樵夫的自给自足,以自然之物酿酒,生活简朴而惬意。“酒熟谁共斟,木客为我友”则写出他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将树木视为朋友,独自享受宁静时光。

“木客已去空石床,举杯向月邀吴刚”运用神话传说,表达出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以及对月宫仙人的想象。最后两句“林风吹发寒拥耳,独枕空尊碧岩里”,描绘了山中夜晚的清冷,但诗人沉浸其中,连猛虎的吼声也惊不动他的醉梦。

整首诗通过醉樵的形象,传达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世沧桑的淡然态度。结尾“世间万事如浮烟,看棋何必逢神仙”更是道出了诗人超脱世俗的哲学观,认为世间万物皆如过眼云烟,追求真正的快乐不必执着于神仙般的超脱。而“青松化石鹤未返,酒醒又是三千年”则以夸张的手法,强化了诗人对永恒宁静生活的理想追求。

词语解释

不如的意思:◎ 不如 bùrú[not up to;inferior to] 表示前面提到的人或事物比不上后面所说的天时不如地利。——《孟子·公孙丑下》自以为不如。——《战国策·齐策》...

不起的意思:(1).不发动;不发生。《庄子·则阳》:“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韩非子·姦劫弑臣》:“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 明 何景明 《内篇》之十七:“生息安理,盗故不起。”(2).指不出动。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公如不起,孰拯斯危?”(3).不肯起来;不能起来。《三国志·魏志·荀彧传》“军国事皆与筹焉”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引《平原祢衡传》:“ 衡 至,众人皆坐不起。” 唐 杜甫 《戏题寄上汉中王》诗之二:“已知嗟不起,未许醉相留。” 仇兆鳌 注引 卢元昌 曰:“不起者,谓王病酒...

不采的意思:亦作“ 不睬 ”。对别人的言语、行为不予理会。《北齐书·穆后传》:“后既以 陆 为母, 提婆 为家,更不採 轻霄 。”《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那笑他的他也不倸,怜他的他也不受。”《三国演义》第四九回:“时 云长 在侧, 孔明 全然不睬。”不理睬。 唐 杜荀鹤 《登灵水阁贻钓者》诗:“未胜渔父閒垂钓,独背斜阳不采人。”《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他又説两声,浑家又不采。”...

采山的意思:(1).开采矿产。 晋 左思 《吴都赋》:“煮海为盐,採山铸钱。”《史记·吴王濞列传》 唐 司马贞 索隐述赞:“富因採山,衅成提局。”(2).上山打柴。 宋 梅尧臣 《田家·四时》诗:“採山持野斧,射鸟入烟林。”...

吹发的意思:吹气使燃。《朱子全书》卷二:“凡学,须要明得一箇心,然后方可学。譬如烧火相似,必先吹发了火,然后加薪,则火明矣。若先加薪而后吹火,则火灭矣。”...

此时的意思:这时候。《后汉书·刘玄传》:“﹝ 韩夫人 ﹞輒怒曰:‘帝方对我饮,正用此时持事来乎!’” 唐 白居易 《琵琶记》:“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三回:“此时已经四更天光景了。”...

浮烟的意思:亦作“浮烟”。飘动的烟气或云雾。 晋 左思 《吴都赋》:“飞爓浮烟,载霞载阴。” 唐 司空曙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诗:“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 明 高启 《赠醉樵》诗:“世间万事如浮烟,看棋何必逢神仙。” 王闿运 《<衡阳县志>序》:“余荣未光,弃若浮烟。” 姚雪垠 《长夜》五:“童年的生活想起空幻得像水上的浮烟。”...

负薪的意思:(1).背负柴草。谓从事樵采之事。《礼记·曲礼下》:“问庶人之子。长曰:‘能负薪矣。’幼曰:‘未能负薪也。’” 唐 杜甫 《负薪行》:“十有八九负薪归,卖薪得钱应供给。”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四章:“余与 潮儿 方自后山负薪以归。”(2).指贫困的生活处境。 南朝 宋 鲍照 《拜侍郎上疏》:“束菜负薪,期与相毕。” 唐 李贺 《自昌谷到洛后门》诗:“为探 秦臺 意,岂命余负薪。” 王琦 汇解:“今将西适 秦 地,必将有所遇合,岂令余穷困无聊,而至於负薪自给乎?”(3).指地位低微的人。《后汉书...

改图的意思:◎ 改图 gǎitú[change plan] 改变打算劝他及早改图...

改图的意思:◎ 改图 gǎitú[change plan] 改变打算劝他及早改图...

何必的意思:[释义](副)有“为什么一定要”的意思,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 [构成]偏正式:何〔必 [例句]既然不会下雨;何必带伞。(作状语)...

化石的意思:[释义](名)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藏在地下变成的跟石头一样的东西。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演化并能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 [构成]偏正式:化(石 [例句]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具恐龙化石。(作宾语)化石展览馆。(作定语)...

酒醒的意思:◎ 酒醒 jiǔxǐng[sober up] 醉后清醒过来...

空石的意思:山洞;岩洞。《荀子·解蔽》:“空石之中有人焉,其名曰 觙 。” 杨倞 注:“空石,石穴也。”...

猛虎的意思:◎ 猛虎 měnghǔ[fierce tiger] 即老虎猛虎下山...

木客的意思:(1).伐木工。 唐 张祜 《送韦整尉长沙》诗:“木客提蔬束,江乌接饭丸。” 宋 叶适 《祭刘酌甫文》:“邑庭百弓,莽焉空基。命为木客,随彼匠师。”(2).传说中的深山精怪,实则可能为久居深山的野人。因与世隔绝,故古人多有此附会。《太平御览》卷八八四引 晋 邓德明 《南康记》:“木客,头面语声亦不全异人,但手脚爪如钩利,高巖絶峰然后居之。” 唐 皮日休 《寄琼州杨舍人》诗:“竹遇 竹王 因设奠,居逢木客又迁家。” 宋 苏轼 《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之二:“松花酿仙酒,木客餽山飱。” 王十朋 注引 ...

千年的意思:极言时间久远。 晋 陶渊明 《挽歌诗》:“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復朝。”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盖百代之仪表,千年之领袖。” 唐 卢照邻 《中和乐章·歌登封》:“山称万岁,河庆千年。” 毛泽东 《浪淘沙·北戴河》词:“往事越千年, 魏武 挥鞭。”...

清光的意思:(1).清美的风彩。多喻帝王的容颜。《汉书·晁错传》:“今执事之臣皆天下之选已,然莫能望陛下清光,譬之犹五帝之佐也。” 颜师古 注引 晋灼 曰:“今之臣不能望见陛下之光景所及。” 唐 李白 《赠郭季鹰》诗:“盛德无我位,清光独映君。” 宋 范仲淹 《除枢密副使召赴阙陈让第二状》:“窃念臣等,自临边鄙,久阻闕廷,入对清光,人臣所愿。” 明 陈与郊 《昭君出塞》:“空庭春暮矣,惊传詔,奉清光,疑错报,幸 平阳 。”(2).清亮的光辉。多指月光、灯光之类。 南朝 齐 谢朓 《侍宴华光殿曲水》诗:“欢飫...

青松的意思:◎ 青松 qīngsōng[pine] 青翠的松树...

三千的意思:(1).《书·吕刑》:“墨罚之属千,劓罚之属千,剕罚之属五百,宫罚之属三百,大辟之罚二百。五刑之属三千。”后因以“三千”指古代所有的刑罚。《三国志·魏志·陈群传》:“夫三千之属,虽未可悉復,若斯数者,时之所患,宜先施用。”《晋书·谢尚传》:“夫无后之罪,三千所不过。”《南史·孔琳之传》:“若三千行於叔世,必有踊贵之尤,此五帝不相循法,肉刑不可悉復者也。”(2).泛言数目之多。 三国 魏 陈琳 《饮马长城窟行》:“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唐 李白 《秋浦歌》之十五:“白髮三千丈,缘愁似箇长。”(3...

神仙的意思:[释义](1) (名)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有超人的能力;可以超脱尘世;长生不老。 (2) (名)比喻能预料或猜透事情的人。 (3) (名)比喻逍遥自在、毫无拘束和牵挂的人。 [构成]并列式:神+仙 [反义]凡人...

世间的意思:人世间;世界上。《百喻经·观作瓶喻》:“诸佛大龙出,雷音徧世间。” 晋 陶潜 《饮酒》诗之三:“有饮不肯饮,但顾世间名。” 唐 裴铏 《崑崙奴》:“其警如神,其猛如虎,即 曹州 孟海 之犬也。世间非老奴不能毙此犬耳。” 宋 陆游 《高枕》诗:“高枕闲看古篆香,世间万事本茫茫。” 明 袁宏道 《寄散木》:“凡艺到极精处,皆可成名,强如世间浮泛诗文百倍。” 杨朔 《滇池边上》:“自古以来,人们常有个梦想,但愿世间花不谢,叶不落,一年到头永远是春天。”...

石床的意思:(1).供人坐卧的石制用具。《西京杂记》卷六:“ 魏襄王 冢,皆以文石为槨……中有石牀,石屏风,婉然周正。”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夷水》:“村人 骆都 少时到此室边採蜜,见一仙人坐石牀上,见 都 凝瞩不转。”《南史·宋纪上·武帝》:“帝素有热病……坐卧常须冷物,后有人献石牀,寝之,极以为佳,乃嘆曰:‘木牀且费,而况石耶!’即令毁之。” 唐 许浑 《寄题南山王隐居》诗:“更忆前年醉,松花满石牀。” 明 王守仁 《龙冈漫兴》诗之五:“白云晚忆归岩洞,苍蘚春应通石床。”(2).钟乳水下滴而成的笋状凝积物。 ...

四海的意思:[释义](名)指全国各地,也指全世界各处。 [构成]偏正式:四(海 [例句]我们来自五湖四海。(作宾语)...

松花的意思:亦作“ 松华 ”。1.松树的花。 唐 李白 《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轻如松花落衣巾,浓似锦苔含碧滋。”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一·松》:“松花,别名松黄……润心肺,益气,除风止血。亦可酿酒。” 明 顾起纶 《国雅品·闺品》:“‘引泉竹溜穿云入,堕粉松花遶舍香’……情致幽絶,足为女郎之秀。”(2).指松花酒。 唐 刘长卿 《奉送从兄罢官之淮南》诗:“玄髮他乡换, 沧州 此路遐。泝沿随桂檝,醒醉任松华。离别谁堪道,艰危更可嗟。”(3).指松花般的黄色。《红楼梦》第二八回:“﹝ 宝玉 ﹞将自己一...

万事的意思:[释义](名)一切事情。 [构成]偏正式:万(事 [例句]万事大吉。(作主语)[同音]万世...

忘却的意思:[释义](动)忘记。 [构成]动补式:忘〈却 [例句]忘却是种幸福。(作主语)[同义]忘记、忘怀、遗忘...

为我的意思:战国 时期 杨朱 主张的“损一毫利天下不与,悉天下奉一身不取”的学说。《孟子·尽心上》:“ 杨子 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吴刚的意思:传说中的仙人名。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天咫》:“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 吴 名 刚 , 西河 人,学仙有过,謫令伐树。” 明 无名氏 《金雀记·玩灯》:“ 嫦娥 真可想,伐木有 吴刚 。” 清 赵翼 《月中桂树·壬午顺天乡试题得香字》诗:“蕊珠宫闕朗,攀折许 吴刚 。” 毛泽东 《蝶恋花·答李淑一》词:“问讯 吴刚 何所有? 吴刚 捧出桂花酒。”...

已去的意思:◎ 已去 yǐqù[afterwards;later] 表示从现在起到将来的时间。“已”同“以”。可译成“以后”从此已去。——唐· 李朝威《柳毅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