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城外界梨岭西水碓头阻雪三日
宋 · 陈著
小小篮舆出远林,南来长苦路崎嵚。
一千里外乡山杳,十二月中风雪深。
清夜到家惟有梦,少年触事易酸心。
须知行止元非我,阴六阳三古到今。
一千里外乡山杳,十二月中风雪深。
清夜到家惟有梦,少年触事易酸心。
须知行止元非我,阴六阳三古到今。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小小:形容体积小。篮舆:竹制的小车。
远林:遥远的树林。
南来:向南而来。
杳:渺茫,看不见。
十二月:冬季的第十二个月。
风雪深:风雪很大,路面覆盖深厚。
清夜:深夜。
惟有:只有。
触事:遇到事情。
酸心:感到悲伤。
行止:行动和停留。
元非我:并非出于我的本意。
阴六阳三:指阴阳变化,古代哲学概念。
古到今:自古至今。
翻译
小小的竹篮从远方的树林出来,南行的路途漫长且坎坷不平。在千里之外的故乡,山峦模糊难见,十二月的风雪又深又大。
深夜回家只有梦境相伴,年轻的我遇到事情容易心生哀愁。
要知道,行动和停留并非出自我的意愿,阴阳交替自古至今都是如此。
鉴赏
这首宋诗《浦城外界梨岭西水碓头阻雪三日》是陈著所作,描绘了诗人出行的艰辛与思乡之情。首句“小小篮舆出远林”,以轻便的竹篮小车入诗,形象地展现了旅途的简朴和艰难。接着,“南来长苦路崎嵚”进一步强调了道路的险峻,长途跋涉的辛苦。
“一千里外乡山杳,十二月中风雪深”两句,通过空间和时间的跨度,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故乡的思念,以及冬日风雪阻隔的无奈。清冷的夜晚,诗人只能在梦中回到家乡,而现实中的酸楚心情更显孤寂。“少年触事易酸心”一句,流露出诗人年轻时多愁善感的性格,对生活的感慨更深。
最后,“须知行止元非我,阴六阳三古到今”两句,诗人以哲理性的语言揭示,人生的行止并非完全由自己掌控,世事变迁,历史长河中个人的遭遇只是短暂的一瞬。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宋人诗歌的内省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