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铁佛寺时奉藩檄总修两浙实录
明 · 林光
佛子轩窗隔翠微,微官何地更相宜。
梅花月照杯传处,坞竹烟深履步时。
闲里风光描不尽,静中鱼鸟看成痴。
凡才未悟春秋旨,却与名藩管是非。
梅花月照杯传处,坞竹烟深履步时。
闲里风光描不尽,静中鱼鸟看成痴。
凡才未悟春秋旨,却与名藩管是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铁佛寺寓居期间,诗人面对佛子轩窗所感受到的隔绝于尘世的宁静与自然之美。首句“佛子轩窗隔翠微”以“翠微”形容四周环绕的青翠山色,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氛围。接着,“微官何地更相宜”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认为在这样的环境中,即便是微小的官职也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地方。
“梅花月照杯传处,坞竹烟深履步时”两句,通过描绘月光下的梅花和烟雾缭绕的竹林,展现了夜晚的静谧与美好,同时也暗示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梅花与月光的结合,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象征着高洁与清雅;而“杯传”与“履步”则体现了诗人与朋友间的欢聚与闲适。
“闲里风光描不尽,静中鱼鸟看成痴”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宁静与美好,让诗人甚至对周围的鱼鸟都产生了痴迷之情。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是诗人内心世界与外界和谐统一的体现。
最后,“凡才未悟春秋旨,却与名藩管是非”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能的谦逊认识,以及在官场事务中的无奈与矛盾。他认为自己未能深刻理解历史与政治的真谛,却不得不处理繁杂的政务,这种对比凸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自我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对官场生活的疏离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