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雪晴夜半月出戏效李长吉赏析

雪晴夜半月出戏效李长吉

元 · 杨弘道
瘦日已匿昆崙西,太虚漫漫圬浊泥。
浓愁蠹心欲成粉,耳根似觉残蝉嘶。
孤萤尾暗蜗声静,银阙照耀神惊迷。
冷光直上三万丈,团黄一点通灵犀。
天花飘尽桂花发,阳乌却避城乌啼。
树枝不动印空碧,凝云树外横长堤。

鉴赏

这首元代杨弘道的《雪晴夜半月出戏效李长吉》描绘了一幅冬夜月升的清冷景象。首句“瘦日已匿昆崙西”写出了夕阳西沉后的寂静,暗示夜晚的降临。"太虚漫漫圬浊泥"则以浩渺的宇宙空间与污浊的尘世相对比,营造出一种超脱凡尘的氛围。

"浓愁蠹心欲成粉",诗人将自己的情感比喻为侵蚀内心的浓愁,形象地表达了深沉的哀愁。"耳根似觉残蝉嘶"进一步渲染了凄凉的气氛,仿佛连蝉鸣都带着哀伤。

"孤萤尾暗蜗声静,银阙照耀神惊迷",孤寂的萤火虫和微弱的蜗牛声在月光下显得尤为寂静,而明亮的月光又让人心生迷茫,仿佛进入了神秘的世界。

"冷光直上三万丈,团黄一点通灵犀",月光如冷光直射天际,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象征着诗人对高洁精神的追求。"天花飘尽桂花发,阳乌却避城乌啼",运用了神话意象,月光皎洁如同飘落的桂花,而乌鸦的啼声反衬出月夜的宁静。

最后两句"树枝不动印空碧,凝云树外横长堤",描绘了月光照亮下的树枝静止不动,远处的云彩和长堤在月色中凝固,画面宁静而深远,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月夜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