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瞻自径山回宿湖上
宋 · 苏辙
朝从径山来,泱莽径山色。
莫从湖上归,滉漾湖光碧。
借问泛湖舟,何似登山屐。
高怀厌朝市,远去忘忧慄。
目向幽人青,颜从浊醪赤。
尘埃解罗网,宇宙为安宅。
油然了无营,此意谁能诘。
嗟子别离久,欲往徒反侧。
留滞亦何为,空惊突深黑。
莫从湖上归,滉漾湖光碧。
借问泛湖舟,何似登山屐。
高怀厌朝市,远去忘忧慄。
目向幽人青,颜从浊醪赤。
尘埃解罗网,宇宙为安宅。
油然了无营,此意谁能诘。
嗟子别离久,欲往徒反侧。
留滞亦何为,空惊突深黑。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径山:山名。湖上:湖边。
滉漾:水波荡漾。
泛湖舟:划船。
登山屐:登山鞋。
朝市:都市。
忧慄:忧虑。
幽人:隐士。
浊醪:浊酒。
罗网:束缚。
安宅:安身之处。
油然:自然而然。
营:欲望。
嗟子:叹惜你。
突深黑:深夜的黑暗。
翻译
早晨我从径山而来,满眼都是径山的壮丽景色。傍晚我不愿从湖边归去,湖面波光粼粼,碧绿如镜。
我想问,划船湖上与登山相比,哪个更惬意?
胸怀高洁,厌倦了都市的喧嚣,远离尘世,忘却忧虑。
目光投向隐士的清幽,面色因畅饮浊酒而微红。
尘世的束缚如同网罗被解开,天地间成为我的安身之处。
自然而然地无欲无求,这样的意境又有谁能理解呢?
唉,你我分离已久,想去寻你,却犹豫不决。
为何滞留于此?只为空自惊惧这深夜的黑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次韵子瞻自径山回宿湖上》,通过对径山和湖上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尘世生活的厌倦。首句“朝从径山来,泱泱径山色”展现了早晨从径山归来时的壮丽景色,而“莫从湖上归,滉漾湖光碧”则描绘了湖面波光粼粼的宁静之美。
诗人通过“借问泛湖舟,何似登山屐”将湖上泛舟与登山相比,暗示了他对登山生活的偏好,认为那更能满足他高洁的情怀和远离尘嚣的愿望。“高怀厌朝市,远去忘忧慄”直接表达了对都市生活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以“目向幽人青,颜从浊醪赤”表达心境的超脱,尘世的纷扰仿佛被酒后的红颜所化解。
最后,诗人感慨与友人分离已久,想去追随内心却犹豫不决,只能在湖上滞留,感叹时光匆匆。“尘埃解罗网,宇宙为安宅”再次强调了他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而“油然了无营,此意谁能诘”则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淡泊心境。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体现了苏辙清新自然的诗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