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七言奉寄三衢赵少师赏析

七言奉寄三衢赵少师

宋 · 沈辽
浮石山前十里松,逍遥谁在白云中。
孔光蚤上三公印,卫武终为百岁翁。
禅客方谈无上道,史官空记太平功。
昔年翘馆青衫客,非佛非心江水东。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沈辽所作,名为《七言奉寄三衢赵少师》。诗中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画面,通过浮石山前的十里松林和白云中的逍遥之境,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首句“浮石山前十里松”,以“浮石山”开篇,点明了地点,接着“十里松”则描绘了山间松林的广阔与茂盛,为后续的意境铺垫。次句“逍遥谁在白云中”,将读者引入一个飘渺的世界,似乎在说,有谁能够在这片云海中自由自在地逍遥呢?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将“白云中”比喻为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引人遐想。

接下来,“孔光蚤上三公印,卫武终为百岁翁”两句,通过历史人物孔光和卫武的例子,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孔光早年即位高权重,但诗中并未强调其功绩,而是将其视为过去之事;卫武则以长寿著称,但同样未被赋予过多的赞誉。这两句旨在说明,真正的逍遥并非在于权力或长寿,而是在于心灵的自由和平静。

“禅客方谈无上道,史官空记太平功”进一步深化了主题。禅客谈论的是超越世俗的最高真理,而史官记录的则是过去的辉煌成就。这表明,真正的智慧和价值并不在于物质的积累或历史的记载,而在于内心的觉醒和对真理的追求。

最后,“昔年翘馆青衫客,非佛非心江水东”以一位昔日穿着青衫的访客为例,他既非佛徒也非儒家信徒,却能平静地面对生活的河流。这句话暗示,真正的逍遥并非依赖于特定的信仰或身份,而是一种内在的平和与自由。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的对比和象征,传达了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向往,以及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沈辽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对人生真谛的深刻洞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