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祖
对朕者谁云不识,为谁辛苦到金陵。
鉴赏
这首诗《初祖》是元末明初梵琦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位僧人历经三周寒暑,跨越重洋,最终在金陵遇见一位不相识却似曾相识的高僧的故事。诗中充满了禅意与哲理,表达了修行路上的孤独与坚持,以及与智者相遇时的喜悦与顿悟。
“三周寒暑汎重溟”,开篇即以壮阔的景象展现僧人的长途跋涉,穿越茫茫大海,经历四季更迭,形象地描绘了修行旅程的艰辛与漫长。
“遇著萧家有发僧”,转折处点出偶遇的高僧,虽未明言其名,但“萧家”二字暗示其可能与佛教历史上的重要人物有关联,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对朕者谁云不识,为谁辛苦到金陵”,这两句诗揭示了主题,面对这位似曾相识的僧人,诗人内心涌动着复杂的情感,既感意外又觉亲切,似乎在冥冥之中找到了某种精神上的共鸣。同时,也表达了为了追求真理与智慧,不惜一切代价的坚定决心。
整首诗通过对僧人旅途的描述和遇见高僧后的内心独白,展现了佛教修行者对于真理的不懈追求和对于精神导师的渴望,同时也蕴含了对于人生旅程中偶然相遇的深刻思考。
词语解释
不识的意思:(1).不知道,不认识。《诗·大雅·皇矣》:“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郑玄 笺:“其为人不识古,不知今,顺天之法而行之者。” 唐 韩愈 《闵己赋》:“行舟檝而不识四方兮,涉大水之漫漫。” 鲁迅 《<集外集>序言》:“连我自己也诧异那时的我的幼稚,而且近乎不识羞。”(2). 西周 刑法中三种可宽恕的条件之一。指误杀。《周礼·秋官·司刺》:“壹宥曰不识。” 郑玄 注:“识,审也。不审,若今仇讎当报甲,见乙,诚以为甲而杀之者。”...
金陵的意思:(1).古邑名。今 南京市 的别称。 战国 楚威王 七年(公元前333年)灭 越 后在今 南京市 清凉山 ( 石城山 )设 金陵邑 。 南朝 齐 谢朓 《鼓吹曲·入朝曲》:“ 江 南佳丽地, 金陵 帝王州。” 唐 李白 《金陵歌送别范宣》:“ 金陵 昔时何壮哉!,席卷英豪天下来。”(2).中晚 唐 人常以指 润州 (今 江苏省 镇江市 )。 唐 李绅 《宿瓜州》诗:“烟昏水郭津亭晚,迴望 金陵 若动摇。” 唐 杜牧 《杜秋娘》诗序:“ 杜秋 , 金陵 女也。” 冯集梧 注:“…… 唐 人谓...
三周的意思:(1).古代亲迎之礼。新郎亲御妇车,车轮行三周匝,再交由御人驾御。《仪礼·士婚礼》“御者代” 汉 郑玄 注:“行车轮三周,御者乃代壻。”《礼记·昏义》:“降出,御妇车,而壻授绥,御轮三周。” 孔颖达 疏:“御轮三周者,谓壻御妇车之轮三匝。”(2).三度环绕。《左传·成公二年》:“ 齐 师败绩,逐之,三周 华不注 。”(3).三周年。《南史·循吏传序》:“郡县居职,以三周为小满。”...
辛苦的意思:◎ 辛苦 xīnkǔ[pungent;hard;toilsome] 原指味道辛辣而苦,比喻艰难困苦辛苦遭逢。——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重溟的意思:指海。《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或倒景於重溟,或匿峯於千岭。” 李善 注:“重溟,谓海也。” 唐 孙樵 《与贾希逸书》:“珊瑚之丛,必茂重溟。” 明 宋濂 《进<元史>表》:“风波徒沸于重溟,海岳竟归于真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