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芦渡江往金陵
水兼天去无边白,山过江来不断青。
沙觜潮回平雁迹,海门雨至带龙腥。
升平不复后庭曲,睡起渔歌烂漫听。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张以宁的《长芦渡江往金陵》描绘了春天早晨的渡江景色。首句“春日三竿上翠屏”,写出了江面上春光初照,翠绿的山峦如屏风般映入眼帘,时间是清晨,太阳刚刚升起不久。次句“晓风五两下芦汀”则描绘了微风吹过芦苇滩,五两(古代航船的风帆)随风飘动,暗示着行舟启程。
“水兼天去无边白,山过江来不断青”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江面开阔,水天一色,连绵起伏的山峦映在江水中,色彩鲜明,富有动态感。接下来,“沙觜潮回平雁迹”,描述了潮水退去后,沙滩上留下大雁飞翔过的痕迹,增添了自然的宁静与生机。
“海门雨至带龙腥”一句,通过想象雨水带来一丝海洋的气息,仿佛龙的鳞片腥味,形象地描绘出江海交汇处的独特景象。最后一句“升平不复后庭曲,睡起渔歌烂漫听”,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盛世不再的感慨,以及对眼前渔歌生活的欣赏,透露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渡江的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和历史的沉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词语解释
不断的意思:◎ 不断 bùduàn(1) [continuous]∶保持或继续,常以没有停顿、没有终止和不间断的方式促进生产力的不断发展(2) [uninterrupted]∶没干扰或阻碍的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3) [continual]∶继续但时有停顿的他的不断出现,引起了我们的警惕(4) [unceasing]∶不绝,接连不断夏天这里洪水不断子孙满堂,万世不断...
春日的意思:(1).春天;春季。《诗·豳风·七月》:“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汉 辛延年 《羽林郎》诗:“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壚。” 唐 寒山 《诗》之六十:“ 洛阳 多女儿,春日逞华丽。” 管桦 《故乡》:“我被这春日的太阳晒得发热。”(2).春天的太阳。 三国 魏 曹冏 《六代论》:“虽壅之以黑坟,煖之以春日,犹不救于枯槁。”《晋书·乐志下》:“仁配春日,威踰秋霜。” 唐 杜牧 《商山麻涧》诗:“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塒春日斜。”(3).立春之日。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立春》:“春日,宰执亲王百...
翠屏的意思:(1).绿色屏风。 南朝 梁 江淹 《丽色赋》:“紫帷鉿匝,翠屏环合。” 后蜀 鹿虔扆 《思越人》词:“翠屏欹,银烛背,漏残清夜迢迢。”(2).借指青翠的竹丛。 宋 梅尧臣 《县署丛竹》诗:“寒生緑罇上,影入翠屏中。”(3).形容峰峦排列的绿色山岩。《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践莓苔之滑石,搏壁立之翠屏。” 李善 注:“翠屏,石桥之上石壁之名也。” 李周翰 注:“有石屏风如壁立,横絶桥上。” 唐 杜甫 《暮春题瀼西新赁草屋》诗:“细雨荷锄立,江猿吟翠屏。” 明 张居正 《和真一王孙八岭山韵...
过江的意思:(1).过 长江 。特指 西晋 和 北宋 王室东渡事。《晋书·王导传》:“过 江 人士每至暇日,相要出 新亭 饮宴。”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过 江 初,拜官,舆饰供饌。”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中:“自过 江 来,或有思京饌者,命倣傚製造,终不如意。”(2).指代 东晋 。 清 沉德潜 《<古诗源>例言》:“ 越石 景纯 ,联鑣接軫;过 江 末季,挺生 陶公 。” 清 王士禛 《读史杂感》诗之一:“过 江 名义共推 袁 , 宋 室孤臣念愍孙。”...
海门的意思:海口。内河通海之处。 唐 韦应物 《赋得暮雨送李胄》:“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宋 吴琚 《酹江月·观潮应制》词:“晚来波静,海门飞上明月。”《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重阳前四日山响楼凭眺书感>诗》:“驱驾洪涛羽翼振,海门无计限飞轮。”...
后庭的意思:(1).犹后宫。 晋 潘岳 《西征赋》:“较面朝之焕炳,次后庭之猗靡。”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良媛 董氏 ,备位后庭,素称淑慎,进升号位,礼亦宜之。”(2).借指宫女。《隋书·炀帝纪下》:“帝后庭有子,皆不育之,示无私宠,取媚於后。”(3).宫庭或房室的后园。《汉书·郊祀志下》:“如祠 世宗庙 日,有白鹤集后庭。”《警世通言·蒋淑真刎颈鸳鸯会》:“俟暮鼓既作,躡足而回,循墙至后庭。”(4).《玉树后庭花》曲名的省称。 宋 王安石 《金陵怀古》诗之一:“ 东府 旧基留佛刹,《后庭》餘唱落船窗。...
兼天的意思:连天。 唐 杜甫 《秋兴》诗之一:“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明 刘基 《卜算子·咏雨》词:“极目沧江不见人,波浪兼天涌。”...
烂漫的意思:◎ 烂漫,烂熳 lànmàn,lànmàn(1) [bright-colored]∶色彩鲜丽山花烂漫(2) [naive;unaffected]∶坦荡,无做作天真烂漫...
两下的意思:(1).双方;两方面。《穀梁传·昭公八年》:“两下相杀,不志乎《春秋》。” 唐 柳宗元 《驳复仇议》:“今若取此以断两下相杀,则合於礼矣。”《三国演义》第八回:“ 貂蝉 送酒与 布 ,两下眉来眼去。” 吴组缃 《山洪》二:“有一次因为派捐, 三官 提出质问,两下发生争执。”(2).有屋脊房屋的前后两檐。《礼记·檀弓上》“见若覆夏屋者矣” 唐 孔颖达 疏:“ 殷 人以来,始屋四阿, 夏 家之屋,唯两下而已。”(3).指办法或本领。如:你还真有两下。参见“ 两下子 ”。...
龙腥的意思:(1).刀剑所带的铁腥味。 唐 李郢 《郢自街西醉归》诗:“銛刀剪裁多鹊媚,细鞘挥拂带龙腥。”(2).水腥味。(3).墨之气味。墨称龙宾,故称。《剪灯馀话·武平灵怪录》:“铜雀坠臺成凤咮,玉蟾吐水带龙腥。”参见“ 龙宾 ”。...
三竿的意思:“ 三竿日 ”的省称。 元 吴莱 《观日赋》:“光已通於一跃兮,影奚候於三竿。” 清 周亮工 《云门送胡之润还白下》诗:“冷署三竿卧,遥山九点青。”详“ 三竿日 ”。...
沙觜的意思:见“ 沙嘴 ”。...
升平的意思:◎ 升平 shēngpíng[peaceful]太平升平之世歌舞升平...
五两的意思:(1).谓两只配成一双。《诗·齐风·南山》:“葛屨五两,冠緌双止。” 朱熹 集传:“两,二履也。” 王夫之 稗疏:“按此‘五’字当与伍通,行列也。言陈履者,必以两为一列也。乃与冠緌必双,男女有匹之义合。”(2).犹言五匹。《周礼·地官·媒氏》:“凡嫁子娶妻,入币纯帛,无过五两。” 贾公彦 疏:“古者二端相向,卷之共为一两。”《礼记·杂记下》:“纳币一束,束五两。” 郑玄 注:“纳币谓昏礼纳徵也。十个为束,贵成数。两两者合其卷,是谓五两……今谓之匹。”(3).五兵技巧。《吕氏春秋·简选》:“ 晋文公 造五两...
无边的意思:◎ 无边 wúbiān[borderless] 没有边际无边界框...
渔歌的意思:渔民在钓鱼时唱的歌曲。比喻轻松自得的生活。...
日三竿的意思:见“ 日上三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