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送澹西堂之海幢兼寄阿首座二首(其二)赏析

送澹西堂之海幢兼寄阿首座二首(其二)

明 · 释函是
不信遥山更有愁,苍茫烟树越王州。
见携孤策辞林鸟,知共何人上海楼。
潮带残阳归客艇,月随零露下蘋洲。
萧萧朝暮孤峰外,极目长天空白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略带忧郁的海上风光图。诗人以“不信遥山更有愁”开篇,似乎在质疑远方的山峦是否真的承载着愁绪,随后通过“苍茫烟树越王州”将读者引入一片迷蒙的景象中,越王州在烟雾缭绕的树木间若隐若现,增添了几分神秘与遥远。

接着,“见携孤策辞林鸟,知共何人上海楼。”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友人独自携带行囊,告别林间的飞鸟,踏上前往上海楼的旅程,暗示了离别的哀愁与对未知的期待。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物情感融合,使得画面更加丰富立体。

“潮带残阳归客艇,月随零露下蘋洲。”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离别时的氛围。夕阳的余晖与潮水相伴,映照着归来的客船;而月亮则随着清晨的露珠,缓缓降落在蘋洲之上。这一幕既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最后,“萧萧朝暮孤峰外,极目长天空白头。”这两句以景结情,描绘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友人在远方的孤独身影,以及诗人对友人未来的深深忧虑。孤峰之外,是无尽的天际和白发苍苍的岁月,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友情永恒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送别的情景和对远方友人的深切关怀,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自然和时间的深刻思考,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