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篇赠张文潜
宋 · 黄庭坚
天地具美兮生此明月,升白虹兮贯朝日。
工师告余曰斯不可以为佩,弃捐椟中兮三岁不会。
霜露下兮百草休,抱此耿耿兮与日星游。
山中人兮招招,耕而食兮无恤。
榛艾蓁蓁前吾牛兮,疻不可更扶。
浅耕兮病岁,深耕兮石婴耜。
登山兮临川,雉得意兮鱼乐。
小风兮吹波,从其友兮尾尾。
日下兮川逝,射雉兮丧余一矢。
佳人兮洁齐,怅何所兮行媒。
南山有葛兮葛有本,我羞餔兮以君之锄来。
工师告余曰斯不可以为佩,弃捐椟中兮三岁不会。
霜露下兮百草休,抱此耿耿兮与日星游。
山中人兮招招,耕而食兮无恤。
榛艾蓁蓁前吾牛兮,疻不可更扶。
浅耕兮病岁,深耕兮石婴耜。
登山兮临川,雉得意兮鱼乐。
小风兮吹波,从其友兮尾尾。
日下兮川逝,射雉兮丧余一矢。
佳人兮洁齐,怅何所兮行媒。
南山有葛兮葛有本,我羞餔兮以君之锄来。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具美:充满美好。白虹:白色的虹霓。
斯:这。
弃捐:丢弃。
耿耿:明亮。
招招:挥手示意。
疻:破损。
石婴:顽石缠绕。
射雉:射猎野鸡。
行媒:媒婆。
翻译
天地间充满美好,诞生了这明亮的月亮,它升起时带着白虹贯穿朝阳。工匠告诉我,这样的美玉不适合做佩饰,被丢在盒子里三年未被赏识。
霜露降下,百草凋零,我怀揣着这颗明亮的心,与日月星辰共游。
山中的人向我挥手,他们耕田度日,无忧无虑。
牛儿走在榛艾丛中,路途坎坷,难以扶持。
浅耕土地,年景不佳;深挖却遇顽石,农具受阻。
登高望远,山川壮丽,野鸡欢腾,鱼儿畅游。
微风吹过水面,我跟随朋友,尾随其后。
太阳西下,河水东流,射猎野鸡,却失去了一支箭。
美人儿洁净整齐,但不知何处寻觅媒婆。
南山有葛藤,葛藤有根,我羞于食用,愿以你的锄头为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明月篇赠张文潜》,诗中通过描绘明月的壮丽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人将明月比作珍贵的佩饰,被工师认为不宜佩戴而闲置,但诗人却视其为耿耿明珠,与日星同游,象征着内心的高洁。他描述了山中人的田园生活,恬淡自足,尽管耕作艰辛,但与自然和谐共处,享受雉鸟欢腾、鱼儿畅游的乐趣。
诗中“小风兮吹波,从其友兮尾尾”描绘了微风吹动水面的场景,而“日下兮川逝,射雉兮丧余一矢”则寓言了时光流逝和个人的些许失落。最后,诗人以“南山有葛兮葛有本,我羞餔兮以君之锄来”表达对友情的珍视,愿意以友人的农具来共享生活的简朴,体现了深厚的情感纽带。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友情和简朴生活的深深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